朱棣特别强调实话,就是明白告诉徐景昌,你别给我耍滑头。但是徐景昌偏偏不爱说这个实话。
毕竟给朱高煦担保,他可没有多少兴趣。
“陛下,汉王仁孝,天下皆知。天下皆知,又有人进谗言。无非两种可能。”
“什么可能?”
“其一,就是确实有些蛛丝马迹,其二,就是有心居心叵测,陷害汉王。”
朱棣盯着他道:“那你说,该是哪一种可能?”
“这个……臣也说不准,但无论哪一种,都非常严重。”
“这不是废话吗!”朱棣真的气坏了,“徐景昌,你再敢顾左右而言他,小心朕的雷霆之怒,伱可承受不起!”
徐景昌心中微微一凉,随即道:“陛下,臣想说不管是那种情况,都不能等闲视之,当下最紧要的,或许应该请汉王回京。”
“怎么请?”
“派遣重臣前往袁州,若是陛下准许,臣现在就动身过去。”
徐景昌主动请缨,毕竟在他的心里,朱高煦是不大可能真的造反,这里面必有误会,他过去了解一下情况,也就是了。
朱棣略沉吟,就说道:“你还是别去了。朕自有安排。”
徐景昌从宫里出来,返回了府邸,等待消息。
朱棣召见了淇国公丘福,随后这位就带着二百人,离开了京城,火速前往袁州。
不久前,丘福刚刚过了六十五岁生日,对于一位将领来说,这个年纪已经到了暮年,很多人都会百病缠身,行动都困难。
但是丘福身强体健不说,前些日子,还让一名朝鲜来的小妾诞下了一个丫头,六十五岁的人当爹,不得不说一句,老当益壮。
朱棣突然起用丘福,这让徐景昌颇为惊讶。
难道朱棣不相信自己?
又或者朱棣要试探丘福和朱高煦有没有勾结?
天子到底是打算什么?
徐景昌第一次觉得朱棣的心思不好猜了。
不过既然如此,徐景昌也有应对之法,那就是以不变应万变,看看朱棣葫芦里到底卖什么药?
丘福前去江西,不到一个月,就顺利返回。
同时回来的还有汉王朱高煦。
这位汉王殿下一肚子冤屈,简直怒火中烧……实在是没有道理,本王辛辛苦苦,都为了大明江山,怎么干的越多,罪过就越多啊?
“父皇,如今应天等地,煤炭用量与日俱增,孩儿为了京城的缺口,殚精竭虑,任劳任怨,竟然遭到了小人无端陷害,请父皇给孩儿做主。”
朱棣看了看他,没理会朱高煦的委屈,反而说道:“你近前来。”
朱高煦不解其意,还是到了朱棣面前。
“父皇。”
朱棣伸手,摸了摸朱高煦的脸,又把手按在他的肩头上。好奇道:“你这是怎么了?弄得跟煤黑子似的?”
朱高煦不好意思道:“父皇,孩儿可不就是大明最大的煤黑子。”
朱棣叹道:“父皇知道你辛苦,但你也不该生出不好的念头,你说是吧?”
朱高煦哼道:“父皇,孩儿断然没有乱七八糟的念头,孩儿现在钱都挣不过来,事情也忙不过来,怎么会胡思乱想?”
朱棣盯着他,发现朱高煦神色真诚,不似作伪,这才问道:“你说说,那你到底在干什么?”
朱高煦道:“父皇,江西多雨,孩儿在开采煤矿,一旦遇到了暴雨,洪水流入矿坑,就要耽搁许多时间。孩儿先是用水车,排出积水,却不料人力有限,排洪艰难。”
朱棣听到这里,竟然频频点头……说起开矿,他还知道一些,当初北平在靖难期间,就因为洪水,坏了一处铁矿,影响了兵器打造,差点把朱棣给急死。
煤矿挖的深,积水多,情况更加复杂。
朱高煦最初就用水车向外排水,这就跟从河里取水灌溉。
只是由于是往上提水,光靠着人力,根本不行……朱高煦责令工匠改进,弄成了畜力的,每次排水,都用八头牛,绞动转盘,把矿坑的水排出来。
只是即便如此,效果也不怎么好,动辄就要三五天无法工作。
朱高煦只能继续研究,好在他的手下有着数量众多的能工巧匠,很快就有人拿出了一个排水神器,他将宝贝绘成图纸,献给朱棣。
如果徐景昌在这里,一眼就能认出来,这玩意就是个压力井!
“父皇,孩儿这些日子并没有打造兵器,而是锻造铁管,从矿坑抽水,孩儿的所作所为,人尽皆知,就是小人陷害,孩儿属实冤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