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宫,中书省。
李林甫坐在堂上,身旁一堆“圣旨”丢的乱七八糟,身为中书令,他对中书舍人们很是不满意。
有时候,人太过聪明也不是一件好事,因为这会显得身边人过于白痴。偏偏李林甫年事已高,只比六十二岁的张九龄小五岁,凡事不能亲力亲为,他需要中书舍人成为他的手脚,只可惜,这手脚很不灵活。
“嗒嗒嗒”的脚步声从中书省外传来,牛仙客姗姗来迟,脸上带着惶恐,看到中书省的大堂乱成这个样子,更惶恐了!
“这……这是怎么了?”
牛仙客躬着身子,紧张的看着李林甫。
李林甫一眼过去,嘴角便是一撇:
“牛相昨夜又是未睡吧。”
牛仙客幽幽一叹:
“唉,我是真的睡不着啊李相,天亮了以后才微眯了一会儿,这才迟到了。话说,您应该知道了吧,驸马府的事。”
李林甫从地上随手捡起一卷“圣旨”,递给牛仙客道:
“圣旨都去大理寺了,你说呢?”
牛仙客赶忙伸手接过,同时跪坐在地:
“这么快?”
“不快不行呐!”
李林甫站起身子,负手而立道:
“陛下现在可在气头上,就凭那些蠢货,能写出让陛下满意的圣旨吗?”
在唐朝,一份圣旨的出炉顺序是这样的:
由中书省的中书舍人们针对某件事情各自写一道圣旨,相当于初稿,写好后送给自己的领导中书令,中书令在其中选一道自认为写得最好的,再加以修饰润色,也就是熟稿。
然后送交给皇帝盖个章,皇帝如果有不同意见,可以用红笔写在圣旨的空白处,但理论上,即便是皇帝也没有直接否决圣旨的权力。
这之后,圣旨再交给门下省审查盖章,最后再交给尚书省执行。而只有经过这些程序,并且有中书省、门下省、皇帝三方共同盖章的圣旨,才是一道有效的圣旨,用现代的话来说,就是完全具有法律效应。
哪怕是当年的武则天,就曾因为绕过凤阁鸾台发布了一道假圣旨,也就是中书省和门下省,女人嘛,从而引起了群臣诟病。
所以此刻,李林甫口中的“废物”,指的自然是中书舍人,而从这一地的初稿来看,也着实没骂错。
虽说皇帝没有直接否决圣旨的权力,但真要是心中不满,也可以从别的地方找茬。李林甫不会给唐玄宗这样的机会,看了一圈不满意后,干脆亲自上阵,拟好圣旨给兴庆宫送去。
历史上的李林甫,文化不高,此刻也一样,但要说揣摩圣意,他自是一绝。
牛仙客看着手中的“圣旨”,始终不明白这怎么不好,却不敢直接问,还是绕着弯子道:
“裴衡,成刑部侍郎了?”
“这是肯定的。”
李林甫毫不犹豫,似乎早已猜到。
牛仙客却是眉头紧皱:
“他不是啥也没干吗?”
“那也不能归功于杨铦啊!”
李林甫嘴角一勾,微笑洋溢在脸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