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的菌菇室建好,原来的小菌菇室也不能浪费,被谈时秋这边改造了一下,变成了菌丝培养室。
以后他们自己培养菌丝不用商城的,可不得有一个专门的地方嘛。
而且谈时秋的长远目标,可不是只自己盖个菌菇室就完了。
所以,菌丝培养室的存在就很有必要了。
菌菇室收拾好之后,已经是十月底,天气开始变冷了。
这个时候,菌菇室的温度就尤为重要。
为了更好的保持菌菇室的温度,谈时秋和谢泉往县城跑了几趟,采购了一批碎煤。
相比木柴,这个东西更加的耐烧一些。
虽然成本增加了,但是谈时秋也准备给秋冬的蘑菇提价了。
春夏之时,饭桌上的菜品可选择的种类很多,但是到了秋冬,除了冬储菜,很难看到什么新鲜的绿叶蔬菜。
冬天山上的蘑菇也几乎看不到,几场大雪之后,连活物都少了,更别说蘑菇。
所以,冬天的蘑菇肯定不会跟夏天一个价。
这放在后现代的时候,秋冬走的是暖棚蔬菜,价格高一些,再正常不过。
菌菇室盖好,两个人就动了起来。
先是进行菌菇入室前的消杀,然后进行基质的准备。
等到十一月初的时候,新一批平菇已经全部种上。
同时,谈时秋努力了一个多月的投稿,也终于有了回应。
谈时秋给不少报社都投了稿子,本市的日报,省晚报,甚至京市那边的日报。
最先回应的是本市的日报,大概是谈时秋写的很有意思,对方给了回复,说是稿件已经录用,还给了谈时秋一笔稿费。
不多,不过也足够让人惊喜的。
“不错,不错,下周咱们就能在报纸上看到秋山蘑菇了!”看着回复,谈时秋忍不住笑了一下。
谢泉最近很忙,一百多平的菌菇室可不是从前的小菌菇室,稍稍一走,补一遍水那么轻松。
所以,他每天都很忙,谈时秋也没闲着,帮着他整理笔记,还需要处理各种杂事。
如今看到谈时秋笑,谢泉也跟着笑起来:“嗯,我相信啾啾。”
谈时秋要做的,从来都不只是谢泉蘑菇,而是秋山蘑菇,甚至是整个河市,林省的蘑菇。
关于稿子,谈时秋写的是个带着一点神话色彩的故事。
大概就是一个母亲靠种蘑菇,养活了四个孩子,把四个孩子供成材之后,母亲老去,然后化身成一株仙菇,一直守护着这一片土地,守护着她的孩子们。
谢泉当时看完还挺感动的,虽然他知道是编的,但是架不住谈时秋会编。
谈时秋:……
没办法,反派作者这种活,她也是接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