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老师,时间都这么晚了,您还没吃饭吧?咱们一起去外面吃点饭吧。”
“不用不用,我这手里还有几份稿件没有看完呢,你们去吧。”
林为民诚恳的又邀请了两遍,龙世辉一直推辞,唐玉秋便拉住了林为民。
“他是真的忙,等下次有机会吧。”
荣世辉笑道:“对对,下次有机会。”
告别了荣世辉,林为民和唐玉秋从后楼出来,此时已经过了晚饭的时间,前楼和后楼之间有一片空地,这里建了个篮球场,正有六七个男人在打篮球。
“这些都是各地借调来的作家,来这里改稿的。”
唐玉秋见林为民的眼神停留在那些打篮球的男人身上,给他解释了一句。
林为民点了点头,想来这些人里应该有些知名人物,可惜他一个都不认识。
两人快出大门的时候见着有几个人架着一个喝的酩酊大醉的汉子进了院子,唐玉秋道:“又是个要卷行李滚蛋的。”
前些年国内的作家们都遭了殃,导致改革开放这几年国内的文坛空荡荡,这也是为什么后世的很多作家都是在这个阶段成名的原因。
当时文坛新作品青黄不接,难以支撑国人的文学阅读要求,很多出版社、编辑部就只能从一些业余作者的来稿中发现有希望的苗子。
可这些好苗子一点写作经验都没有,或者说很少,有人便想出了“借调写作”的主意。
把这些有潜力的苗子借调到出版社、编辑部写作、改稿,吃住都在这里,在编辑的帮助下修改作品,直到能达到发表或者出版要求与质量为止。
国民文学出版社现在也在做这样的事,而且借调的人颇多。院里的两栋楼里住着不少借调来的人才,一住就是几个月、一年。
有一些实在是改不明白稿子的作者,作品最终被毙掉,只能喝顿大酒借酒浇愁,最后卷起铺盖滚蛋。
这样的做法在当时确实结结实实的为文坛培养了一批人才。
比如马骥才,写了一本《义和拳被国民文学出版社看中,然后借调到社里,在这里一住就是两年,不仅把《义和拳的稿子改出来,期间又写了姐妹篇《神灯。
回去的路上,林为民拉着唐玉秋去国营饭店吃了顿饭。
人家为了他的稿子跑前跑后,连饭都没吃,不能让人家饿着肚子回去。
吃饭的时候,唐玉秋还在跟他聊着在国民文学出版社的见闻,林为民听完心中颇有些感慨。
对于文学来说,这真是个最好的年代。再往前五百年,或者再往后五百年,恐怕都不会有这样好的时候了。
很多经历过这样时代的人在若干年后,总会时不时的发出叹息或者愤怒,这才多少年啊,文学怎么会变成人嫌狗厌的东西呢?
林为民身处这个时代,才算看明白,从来都是时势造英雄,而非英雄造时势。
那些被记录在时代碑刻上的名字和作品,当然有其自身才气的原因,但更大的原因是这个时代给了他们发光发热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