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关键的是这个位置还是经常能够见到朝廷大员,甚至是皇帝的位置,很容易得到提拔重要,绝对是一个肥差。
当然,这个“肥”不是好捞钱的肥,而是易升官的肥。
“谢谢世伯,只是小子一向是闲云野鹤的过习惯了,目前没有想法出仕。”看起来很久,其实也就是一瞬间的功夫,张华就想明白了自己现在的出境,果断的拒绝了房玄龄的邀请。
“啊?”听到张华的回答,轮到房玄龄开始反应不过来了,“贤侄是不是对中书主书这个位置有什么误会?”
“不,世伯,恰恰相反,我对中书主书这个位置有着非常清晰的了解。正因为如此,我觉得不适合我。虽然先父一直希望我去考进士出仕,但是我非常清楚自己的性格,我其实不适合做官。”
“那你觉得你适合做什么?”房玄龄对于张华的回答并不是很满意。
“我只想挣点小钱,在这个波澜壮阔的时代中悠闲的活着,坐看云起云落。”张华说出来自己心中的真实想法。
“坐看云起云落!贤侄,你这是出口成章啊,你就甘心这满身才华沾满铜臭味吗?”
虽然房玄龄算是这个时代非常有见识的人了,但是还是没有办法去掉身上对商人的那种偏见。
“伯父,无农不稳,无工不富,无商不活。在我眼中,士农工商,本无贵贱之分,只是职业不同而已。”
“商人重利轻离别,并且不事生产,确获得大量的利益,这不利于朝廷的长治久安。”
“不,我和伯父的观点恰恰相反。伯父你看,现在西市上基本上没有什么东西是你买不到的,不管是西域的葡萄美酒还是东海的珍珠,不管是漠北的草原马还岭南的药材,应有尽有,这些都是商人的功劳。如果没有商人,那么所有的人都只能自给自足,这社会就没法进步。”
“只要农业发展好了,老百姓吃饱了肚子,这就是盛世景象了,和有没有商人有什么关系?”
“不说别的,就说朝廷三部六省的各个办事小吏,如果长安城一个商人都没有,他们上哪买东西?难得自己种菜、自己种粮食、自己煮盐吗?”
“这些东西朝廷完全可以统一调配啊。”
“世伯,我问你,一船粮食从江南走漕运来到长安,损耗多少?,
“十之二三吧”。对于朝廷的各项经济数据,房玄龄倒是信手拈来。
“但是商人自己从江南贩卖粮食到长安,为什么总是售价比漕运的粮食更低呢?”
“朝廷办事,要养许多人,和一般商人自己买卖东西哪能一样呢。”
“对啊,伯父你说的非常对。朝廷办事的成本哪能和商人相比呢,但是对于买粮食的老百姓来说,他们肯定更想要同等质量的时候更低价格的粮食啊。”
……
张华和房玄龄就商人这个话题谈论半个多时辰,不过终究还是没有完全改变房玄龄的观点,不过出仕的话题也暂时性的被搁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