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殿外的现在有阳光,比殿内应该要舒服几分。
殿内,作为全权处理户部侍郎荀或正对朝廷百官陈述此次受灾之事。
除了荀或外,所有人都跪坐着面前还都有一小案桌,上面放着臣子的小物件和文房四宝。
“荀或,宣大都府丞崔生进殿。”
皇帝司马景明看了眼身边自己的皇后。
“宣大都府崔生进殿。”
“宣”
“大都府”
“崔生”
“进殿”
太监的声音尖锐而又绵长,起初是一人,随而是十人,百人。
在殿外广场候着的崔生连忙提起自己的衣摆,小碎步的走到了在外候着的官员前面。
“大都府丞崔生。”
向站在台阶上面的太监表明了身份。
“跟着咱家来吧。”
崔生低着头紧急的跟在太监身后。
“进殿后,切勿大声喧哗。”
“切勿举止不雅。”
…
…
崔生是第一次进殿,这些都需要交代一遍。
“谢公公。”
“见过陛下。”崔生对着庆历皇帝司马道明三拜。
“见过皇后娘娘。”对着一旁的宫如蕙又是三拜。
“荀或说今年春寒之事,你率先开仓放粮,并第一个向朝廷上报,可有此事?”
温润的声音,可惜崔生知道司马道明的喜好。
“还请陛下责罚。”
“是非功过,朝廷自由定论。崔生,朕问你,为何大都府知府未向朝廷上书,而是你这位副职?”
坐在殿内靠后的姜时酒双手不由的抓紧了膝盖。
身边已经有几位官员看向了姜时酒。
崔生沉默了一下。
“姜知府刚刚上任,手头之事尚未交接完成,臣对大都府之事更为熟悉,理应由臣来上书。”
司马道明带着深意看了眼身边的宫如蕙,让尚书令柳之仪宣布朝廷对崔生的奖罚。
“大都府丞崔生私自开仓放粮,除去现大都府丞之职。”
崔生表情坦然,这个结果他有心里打算。
就是可惜宋江此次来送人头了。
柳之仪特地停顿了好一会儿才继续念道:“此次大都府百姓受难之多、影响之广、各地瞒而不报、知而不救之多,前所未闻。
经三省讨论,现共免去北方二十七名知府,三百一十二县之职,着吏部考功清吏司进行调查。”
柳之仪念了很长还的一串名单。
崔生在恍惚之中,似乎听到了姜时酒的名字。
“免去姜时酒大都府府尹之职。”
姜时酒就差站起来了,皇后呢?皇后居然没有开口?
最后的稻草居然没有替自己开口。
“崔生,你可有怨言?”
“臣当罚,毫无怨言。”
大不了回家去嘛。
“好。”
司马道明让一旁的太监拿着另一份圣旨交到了柳之仪手中。
“崔生春寒立功,救民于水火,升崔生为大都府府尹。”
崔生还是一脸的淡然。
宋之仪乐呵呵的问道:“崔生,为何如此平静?难道瞧不起这府尹之职。”
“大人多虑了,先前罢臣的官,臣不以物悲。”
“现在升臣的官,臣也不以物喜。”
“那哀家问你,你为何而乐?为何而忧?”
百官也都看着这年轻人在经历过山车一样的起伏后,为何会如此平静。
“臣感百姓之忧而忧,感百姓之乐而乐,是进亦忧,退亦忧。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啊。”
听懂掌声!
一句惊讶四座。
这是什么格局?
“好。”
“好。”
司马道明和宫如蕙几乎同时吐出了好字。
今日过后,崔生也有了一个小头衔。
知民之君。
殿外候着的大臣都为殿内突然嘈杂起来的声音而疑惑着。
殿内主持纪律的礼部公差此时都无动于衷。
崔生说的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