呵,朱雄英可不惯着他,立刻回道:“敢问太常卿,您言我缺少孝义,那您的仁孝道义能否卖我些,几多钱?”
此言一出,满殿皆安静。
“放肆!!!”
“你怎敢如此与我说话。我是你的老师,竟出言讽刺诋毁。纵然你是皇室宗亲,今日之事我定当告知陛下。”
吕本此刻激动了,他又找到了一个可以在群臣面前贬低朱雄英的机会。
“先生还知道我是大明的嫡孙啊,你满口的忠孝礼仪,却公然贬低大明宗亲,又将君臣之道放到了哪里?”
“还是说,你只是嘴上冠冕堂皇,心中却轻视礼仪法度,难道对待皇爷爷也是如此?”
吕本张了张嘴,却无言。额头开始冒汗,实在是朱雄英的言论杀人诛心啊。
有些事儿,不上称没有四两重,上了称,千斤打不住。
吕本嘴上却依然强硬,“哼,今日你目无师长是事实,我会告知圣上,暂时歇课。”
话音刚落,朱元璋进了大殿,“太常卿,有什么事要告与我呀?”
“圣上。”吕本慌忙下跪见礼。
“启禀圣上,各位皇孙学习都用工刻苦,犹以朱允炆为甚,还请皇上考察。”
吕本哪敢实话实说,毕竟理亏。
“哦,既然孙儿们如此刻苦,那我今日就教考一番,试试你们学识深浅。”
朱元璋出了两道题,一道是如何解决如今国库空虚,民生凋敝的问题。
一道是“空印案”后,多县有有缺官,如何选拔人材充任。布置完了考题,朱元璋就去赴早朝了。
听完题的朱雄英,按着大脑飞速运转,回忆脑海记忆中,后世学者对这些问题的看法和见解。
落在身侧朱允炆的眼里,朱雄英此时在发愣,明显不会写。朱允炆笑了,这些问题吕本早已开小灶,给他说明了解决方案。
这场教考是他朱允炆一鸣惊人,在朱元璋心里留下庶强于长印象的大好时机,皇长孙又如何,庸碌无能之人罢了。
一个时辰后,早朝结束,不知朝会上发生了什么,只见朱元璋脸色阴霾的回到了文华殿。
此时其余的皇孙都已写完了文章,朱允炆更是抬头挺胸,自信满满。只有朱雄英在朱元璋落座时才匆忙落笔。
朱元璋对自己的皇孙是什么成色,心里门清。
没指望他们能写出有用的文章,只要能知道古今治乱得失就成。
朱元璋随意的拿起了份文章,却是越看越神色肃然,竟慢慢的不由自主正襟危坐了起来。
文章开篇四个大字,“民裕国富。”
直接冲击了朱元璋固有的国富民强的思维方式,再往下仔细研读而去,对土地,财政,税收的针砭皆有,还给出了解决方法。
再拿起一篇策论,标题是老生常谈的“科举入仕”,但内容却直接让朱元璋坐不住了。
按文章里所言的取士方法,将会大大促进官员勤政为民,减少慵官碌政的行为。
没错,这是朱雄英根据脑海中无数书籍,作出的大明朝版本“国富论”和“选官制度。”
看两篇文章署名都是朱雄英,朱元璋此刻激动溢于言表,我老朱家出了个麒麟儿啊!
书案上其余的论卷,朱元璋已无心再看,不可能有比这更出色的策论了,他己迫不及待要向袖雄英问个清楚了。
朱元璋将两篇文章收于袖中,点名朱雄英。
“哈哈哈,雄英,你文章太出彩了。随我到御书房来,今日我要问奏于你。”
堂下众人皆惊,君臣奏对,这可是要写进史书的,往往发生在帝王和大儒名士之间。
朱允炆眼光更是要愤怒的喷出火来,自认这份殊荣本该是属于他的。
吕本也不可思议的看着朱雄英,怎么可能,朱允炆的文章可是自己苦思数十日所做,竟比不上一个九岁小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