芝加哥在美国,是仅次于新约克和天使之城的第三大城市,以摩天大楼闻名,有“风城”的美称。
路明非曾听闻,“风城”这个名字最早起源于十九世纪末。
1893年,芝加哥和纽约竞争哥伦比亚世博会举办权。当时芝加哥还处于大火过后的重建中,而纽约早早已是世界闻名的大城市。当芝加哥提出他们更有财力举办世博会时,纽约的各大报纸评论开始称呼芝加哥为“WindyCity”,其实是想说“吹牛之城”。
后来,芝加哥不但成功争取到举办权,还在这次的世博之后成为颇具影响力的国际大城市。人们便根据那里的天气,顺理成章地把“WindyCity”理解为“风城”。
由于紧靠密歇根湖的曲线型湖岸,10月以后,密歇根湖北部所产生的大量冷空气由从北部森林中升起,扫过密歇根湖湖面,吹到这座城市的每一个角落。
这里不得不说一下138年前的芝加哥大火。
1871年10月8日21点45分,芝加哥的星期天夜晚,一头倔强的奶牛踢翻了放在草堆上的油灯,制造了震惊世界的火灾。30小时的恶梦几乎摧毁了当时美国发展最快的城市,据官方统计,这次大火使10万人无家可归,300人丧命,死伤牲畜不计其数,间接损失更无法估算。
一直到次日夜晚,余火尚未燃尽,直到一场大雨倾盆而下,浇灭了大火,悲剧才告结束,2124公顷面积的市中区仅30小时就变成了一片焦士。
当年的芝加哥有6万多幢木质建筑,构成了一座无规则的大都会,连接各建筑的街道全用木栏栅圈围着。从市中心区向四面延伸数英里的民宅也均为木质结构,并且这些房宅外围堆满了冬用燃柴,粮仓也均用木栏栅圈围,焦干的秋叶铺天盖地,各木材场、碾磨房、家具厂等到处是木屑刨花。
美国历史学家认为,芝加哥发生这场大劫难绝非偶然,没有那头肇事的奶牛,芝加哥大火仍然不可避免,因为芝加哥城市本身已经埋下了严重的火灾隐患。芝加哥大多数房屋都是用木材建造,并且当地人用干柴煮饭,每年临近隆冬季节,人们都会收集柴草准备过冬。当时,天气异常干燥,接连数十天滴雨未下,酿造一场大火已具备了足够的条件,芝加哥发生大火只差一颗火星。
经过那场大火,来自全世界的著名设计师聚集芝加哥,在这里实现了他们的理念,并奠定了它在现代建筑领域中的世界领先地位。
路明非的航班抵达时间是清晨,他来到海军码头,欣赏这里的美景。码头上停泊着许多豪华游艇,还有一艘消防艇。
码头大道的另一侧是长长的一排错落有致的建筑,有古典格调的,有现代透明玻璃墙顶的,还有帆布穹顶的。中间是一个大平台,有绿化、雕塑,还建有摩天轮和旋转木马等游乐设施。室外大道边则绵延不断地分布着露天酒吧、咖啡座等,虽然清晨没什么人,但可以想见高峰时段的繁华喧闹。
密歇根湖湖面上波光粼粼,芝加哥市依傍在湖岸,疏密相间,浓淡相至。现在是一年中最好的季节,蓝天,白云,风和日丽。
路明非走进一家批萨店。芝加哥的特色深盘批萨,他早有耳闻,既然到了这里,怎能错过美味。
这种披萨的制作过程繁琐,先是在饼皮铺上奶酪、肉、蔬菜,接着浇一层那不勒斯红酱,撒一层厚厚的芝士,再覆盖极薄的面皮隔开,然后上述步骤重复铺一遍,如此往复,最后放入烤箱。
烘烤了差不多50分钟,一个10寸7厘米厚的深盘批萨就端到了路明非眼前。还未开动,他已感受到这一盘沉重的分量感。芝士拉起长长的丝线,浓香四溢的酱料滴落在餐盘上,放入口中,奶酪、番茄和牛肉在舌尖起舞,刺激着每一个味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