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嘉摇头道:“没有,如若敌军未至便已想好对策,不过纸上谈兵罢了。”
他之所以这么轻松,是因为黄巾数量虽多,却几乎都是没经历过战阵的新兵。
而颍川城内虽然只有三千兵马,却是训练有素,装备精良的正规军。纵然因为处于中原腹地,战力远不如边军,却也远胜这些刚刚组建的民兵。
再加上有着外部威胁,城内各大世家必定会同仇敌忾,从他们的私兵中再凑个两千人应该不难。
由此可见,最后的结果应该是五千对两万,且官军单兵战力更胜一筹。
这么一对比,双方实力差距其实并没有多大,这是因为黄巾起义的重心本就不在颍川,而是在冀州,南阳等地。
周成有些无言,没有对策你为何如此自信?
思虑间,马车已来到郡守府。
——
郭嘉二人来到议事厅的时候,屋内早已乱作一团,隐约能听到众人正为黄巾之事争论不休。
有人提议加固城墙,固守待援。
有人认为应该发动百姓一同守城。
也有人觉得应该派人即刻向长安求援。
……却无一人提议主动出击。
“草民郭嘉,见过郡守。”
郭嘉大步走进厅内,对着荀盛一俯首。
荀盛正为黄巾之乱忧心,一见郭嘉顿时松了口气。
“奉孝可算是来了,快请入座。”
入座,其实就是跪坐。
郭嘉起身,自顾自走到荀彧和戏忠身旁坐下。
在这吵吵嚷嚷的大厅内,稳如泰山的两人显得鹤立鸡群,这空位显然是为他而留。
众人见郡守开口,纷纷停止议论,将目光投向了郭嘉。
他们这些人要么是世家子弟,要么就是地主豪强,自然是认识郭嘉的。除了其本人的才智,郭氏昔日的影响力也不可或缺。
荀盛沉吟道:“奉孝可曾听闻黄巾之乱?”
这是明知故问了,从之前郭嘉借兵剿匪一事就不难看出,他是在为今天做准备。
“略有耳闻。”
“奉孝可有对策?”
“郡守何不先问荀彧,其有王佐之才,定有破敌良策。”
郭嘉觉得读书人有必要谦让些,于是将皮球提给了荀彧。
荀彧闻言笑而不语。
戏忠面无表情,一副置身其中的姿态。
荀盛则是一脸无奈:“文若刚向我举荐你,如今你又举荐他,莫非你二人竟无半点为我分忧之意?”
虽然是自家侄子,可荀彧作为未来的荀氏家主,地位还在他之上,他可使唤不动。
郭嘉不禁看了荀彧一眼,这厮竟先下手为强了!
他随即站起身,正色道:“在下以为,我等当主动出击,不给贼寇发展壮大之机。”
这是郭嘉事先与刘备商定的方略,既然计划在黄巾之乱建立功勋,自然不能落在颍川这个小地方。
此言一出,荀盛顿时怔住了,众人也再度议论纷纷。
有人说郭嘉年少轻狂,也有人觉得兵力差距太大,更有甚者……
“禀郡守,赵括乃前车之鉴,不可不察!”
郭嘉一时无言。
赵括不弱,只是对手太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