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面充斥忙碌疾苦,一面则无限美好。
府兵领着杨顺他们穿越园林,来到一处遍布绿植的空地上。
这里,已经有三个白首老者等候于此。
坐在长桌后,品茶交谈,惬意而自在。
“欢迎诸位。”
领路府兵退至一旁,坐席中,最中央的老者首先转过头来开口说道。
“先自我介绍一下,老朽为正德元年恩科进士杨甫生。”
“现为翰林院编修。”
“这二位,皆为同年进士,现同样供职于翰林院。”
“所以这第二考,考校的乃是文才。”
“诸位不仅需要和康王殿下有着相契合的志趣,还需要满腹经纶,饱读诗书。”
“有令人称赞的才华。”
“故而老朽在此出题。”
“请诸位以方才答题凸显之志趣为题,作诗一首。”
“最终排名前三甲者,晋级。”
“呃?”
“方才答题凸显的志趣为题?”
此题一出,一行人皆是面面相觑。
“什么志趣?”
“喜欢玩儿?热爱躺平?”
这时候,府兵过来,给每个人的桌前发了一张纸。
杨顺接过笔,想了想便开始作答。
他的动作,立马引起了三位翰林院大知识分子的注意。
此题很难。
要在诗里完美的体现出玩世不恭,游戏人间,我行我素的气质,又要有才气,还要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成诗。
如果不是身怀大才,发自内心放浪形骸之人很难完成。
这个人动作这么快,几乎是不加思索便开始动笔。
太惊人了。
他是谁?
杨甫生和其他两位考官看了看名单,比对了下座次号,看到杨顺是个木匠。
心里的升起的期待,顿时归归归归归零了。
呵呵,区区一个木匠,侥幸过关,又能有多少文才?
三人彼此轻笑一声,便不以为意地摇了摇头,捧着香茗悠哉悠哉地品了起来。
然而茶水刚进嘴。
就有一个黑影鬼魅般地站在了他们面前。
吓得三人差点儿没被呛死。
抬头一看,赫然便是那个小木匠。
“呃”
“你干什么?”
杨甫生怔怔地问道。
杨顺则是将手里的纸张放在了桌上。
“我写好了。”
“咳咳,这么快。”
三人对视一眼,语重心长地看着杨顺劝道:“小伙子,来到这一关不容易,不管怎么说,还是要珍惜机会,抓住机会,三思而后行啊。”
“时间还有,你完全可以再回去好好想想嘛。”
“我确实写好了。”
杨顺将放在桌上的纸又往前推了推。
杨甫生见他是认真的,似乎不像是开玩笑。
于是低头将纸张抹至身前。
好家伙。
杨顺的笔迹,顷刻便惊艳了三人。
这书法,虽然算不上绝顶,但出自一个木匠之手,也足够让人吃惊了。
十分工整,且苍劲有力。
再看内容……
“不练金丹不坐禅,饥来吃饭倦来眠。”
“生涯画笔兼诗笔,踪迹花边与柳边。”
“镜里形骸春共老,灯前夫妇月同圆。”
“万场快乐千场醉,世上闲人地上仙!”
“……”
三位翰林院大文豪看完后,瞳孔皆收缩,呼吸皆同时凝滞。
心跳加速,血液沸腾。
胸中与脑海的万千思绪和惊讶交织缠绕,最后汇聚成两个字——
“卧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