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皇帝派钦差大臣下地方的意义何在呢?从官方层面上,皇家给出的解释是让钦差大臣统筹地方上的各个衙门的资源,对某些特殊的突发性事件进行专事专办。
可实际上,钦差大臣下地方其实总结起来就两个原因。要么皇帝对当地官员的能力不放心,要么就是对当地官员的品行不放心。
这事儿要是在别的皇朝也没有什么。但是在大梁那就有些不合适了!
大梁毕竟是一个皇家与士大夫共治天下的王朝,皇帝公然质疑士大夫有违共治的精神。
如果光是如此也没什么。毕竟人家是皇帝嘛!
可问题在于,除了皇家与士大夫共治天下之外,大梁还有另一个国策那就是——强干弱枝。
强干弱枝是以全国之力供养汴梁,其最终目的就是让全国加起来都干不过一个汴梁。这也是大梁皇家敢于和士大夫共治天下的底气所在。
同时,这同样也是一场交易。统治地方的官员出钱出力出物资供养汴梁,帮助帝王实现强干弱枝,而帝王则对地方放权让士绅在地方上为所欲为。
这样做的结果就是学阀世家在地方上越做越大。在某东方大国的历史上,也曾有一个搞这一套的皇朝。这一套政策造成的影响在几百年后依然还在。
别的不说,后世某东方大国的南方有很多一家一姓就是一座乡镇的大族。追溯这些大族的历史,大多不是起于那个朝代就是兴于那个朝代。
大梁的情况也是如此。大梁的世家经过了两百多年的发展也有了非常庞大的势力和规模。他们对地方上的影响也非常强大。
钦差大臣下地方,本就是皇家对地方事务的强势干预。这不仅有违大梁立国的精神,同时也算是破坏了皇家和士大夫的协议。
如果没有十分合适的理由,皇帝是轻易不敢这么做的。否则朝中怕是要掀起不小的风浪。
往常就算皇帝找好了理由,钦差大臣下地方的时候往往也都非常的小心谨慎。他们到地方之后不仅要和当地
士绅搞好关系,而且干活儿的时候大多是半分都不敢越权。
因为一旦他们有所越权被当地士绅搞到了把柄,那么大家伙儿一封奏折送上去,就算是皇帝也不好保他们。
就像这一次钱绍来秦州府,皇帝的圣旨中说的清清楚楚他就是来送钱粮的,别的事儿不归他管!
可以说,景隆皇帝找的这个派钦差的理由非常的硬。哪怕杨无敌和文官这边没有达成交易,这个钦差他也是能派出来的。
鲍杰既是钱绍的卫队长,同时也是他的钦差副使。他对于这次来的任务自然也是门儿清的。
现在眼见钱绍就要一门心思的跟路旭干起来了。鲍杰立马就用官场上的规矩提醒钱绍,让他不要越界。
可是钱绍却一点都不在意,只见他大义凛然的说道:“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大梁出现了如此罔顾国体之辈,就算一介匹夫都有拨乱反正的权力,更何况本官还是皇帝钦点的钦差大臣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