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桃没拒绝,又能减肥又能赚钱,累就累点吧。
十月,姜浩在镇上中学门口租了个门面,开始卖早餐,大房全家上阵,姜桃跟着姜华干活,作息规律了许多,也跟着早起帮忙。
他们在家做好馒头、包子,带去镇上再蒸,肉包用的肉都是姜浩大早上去肉铺买的,新鲜的很,其他食材则取自姜华这里。
亲兄弟明算账,姜华便宜了一、两块给他算亲友价,当天拿菜当天转,就不用记了。
开始冷清了两天,很快就热闹起来了。
姜家用料实在,林文静味儿调的好,并不吝啬往里加,一个包子里大半馅料,一口吃下去喷香,满满的滋味,馒头也揉得劲道,越吃越能品出甜来。
卖得最好的要数菜包,无论是青菜还是钱淑芳做的酸菜,一点都不寡淡。
学生上学、成年人上班,直接往他店里跑,你要两个馒头一个青菜包,我要一个肉包两个酸菜包,卖得飞快。
仅仅半个月,这生意就稳住了。
虽然辛苦,早上两三点就得起来,但姜浩和林文静看着赚到的钱,也是高兴得合不拢嘴,原本交了租金、购置了东西,前面一两个月肯定要亏本,结果才半个月本就回来了。
“早知道开早餐店这么赚钱,咱们当初就不应该出去,直接在家创业。”姜浩还有点后悔。
林文静白了他一眼,
“咱早餐店这么好做,你心里没数?是阿华种的菜好,二婶种了老多年菜了,也没见种得这么好吃,这是阿华的天赋,给咱省了好多事。”
不然他们还要到处找渠道,货比几家,做吃食味道不好,谁买你的账?
这两年,倒闭的馆子难道还少?
大房忙碌,姜华这边也不轻松,生菜大批量成熟,他雇了两个短工专门摘菜,除了运去菜市场的,大部分被沈大少的车给拉走了。
荒山土地还没绑定,姜华也分身乏术,再加上头一年土质不咋地,没有升品,良品种下去收的还是良品,一批市面上买的种子还出了劣品的,姜华担心影响他们家名声,当特价菜卖了。
一个摊子太小,钱淑芳找到市场管理的人,又租了两个摊子,还吸引了一些小贩批发,姜华让他们去鹿过村进货,便宜了五毛到一块。
其实姜华自己能吃下,吃不下还有沈家商超,但这些人都不是这个菜市场的,姜华希望自家菜能多一些忠实顾客。
他也发现了,新顾客给幸福点都比较爽快。
至于为什么不完全和沈家合作?
一是鸡蛋不能放一个篮子里,二是这些菜都是好东西,在赚钱之余,姜华也想造福一下家乡的人。
三是姜华有仔细思考过系统的目的,幸福点作为货币是很明显的提示了。
这天,姜浩给姜华打电话,说镇上中学有人找他。
姜华正在地里忙活,一问才知道,是食堂的人见他们家菜好,也打算进一批。
他回到家,果然有外人在,还是个熟人。
姜华当年在镇上中学读书,这人就承包了他们食堂,他自己还管着一个窗口,卖牛肉面,姜华至今还记得那面的滋味。
熬好的牛肉汤,里面肉切得薄薄的,又很大块,浸透了滋味,像是卤的,滋味丰足。说是面其实外头叫粉,不太细也不很粗,刚刚好,师父熟练地装了一漏勺,在高汤里面烫一烫,放到餐盒中,再随手打一勺牛肉汤,什么都不用加,好吃得不行。
那牛肉面是七块钱一碗,他没舍得吃,就庆祝的节日才会买上一碗,跟林柒一分,能高兴一整天。
后来他再没吃过这么好的牛肉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