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宽称公并没有向河东的汉室朝廷请旨,这实际上已经是显示了丁宽与汉室朝廷的真正分裂。把控汉室朝廷的袁术虽然对此异常的不满,但也不敢公然与丁宽撕破脸。
袁术与杨彪一番密议之后,居然玩起了骚操作,为了显示汉天子仍然是天下共主,二人居然以汉室朝廷的名义,对丁宽下了一封诏书,对丁宽的越国公进行追认式的册封。
同时为了减少丁宽称公的影响,汉室朝廷在给丁宽下册封诏书的同时,又下了三封近似的册封诏书给袁术、袁绍、吕布三个最后的诸侯。
因为这三人占据的地方原本都属于晋国的地盘,三家分晋之后又建立了赵魏韩三国,汉天子干脆封袁术为韩国公、封袁绍为魏国公、封吕布为赵国公。
这种骚操作,不外乎是要强行把袁术、袁绍、吕布三人抬升到与丁宽平等的地位,而汉天子仍然能够象周天子一般,继续做天下名义的共主。
至于原本历史上的魏王曹操,在这个时空,已经沦为寄人篱下的小人物,根本就没有任何人关注了。曹操虽然一度占据了兖州,成为了一方诸侯,但被丁宽驱逐,投了袁绍之后,已经退出了诸侯的行列。
汉室朝廷的骚操作,是被丁宽悍然称公逼迫出来的应对,但这种应对却显得极为软弱,在士人之间却是大大失分。周天子虽然在春秋时期仍然是名义上的天下共主,但春秋战国的主角却是各诸侯国。
汉室朝廷分封四位诸侯国公,其实已经是走上了周朝的老路,诸多仍然心怀汉室的士人,也不得不摇头叹息,无奈接受大汉天下注定要被终结的现实。
袁术和袁绍一直在与丁宽对抗,都欣然接受了来自汉室朝廷的册封。但并州的吕布,接到诏书的时候,却陷入了深深的纠结。
吕布是极重名利之辈,汉室朝廷送来的册封诏书,让吕布心中有一种扬眉吐气之感,但心中爽过之后,吕布却也陷入了担忧之中,不敢轻易接受这道册封。
吕布出身边远的九原,被丁原带到了洛阳之后,才登上中原争霸的舞台,其后先杀丁原、再刺董卓,逃出长安后四处投奔以求安家之所,与曹操争夺兖州不得,最终又被丁宽撵回了并州。
以吕布的悍勇和高傲,对于纵横中原、又被赶回边鄙之地,心中是有强烈不甘的。但把他撵回并州的是谁?是中原诸侯中,未逢一败的丁宽。
吕布初入中原,正是丁宽在校场之上帮他扬名天下。吕布自诩武艺高强,但丁宽麾下诸多勐将的武艺他也是亲自较量过的,这些人单打独斗,吕布是一个都不怕,但丁宽麾下的勐将太多了,吕布乖乖退出兖州,就是深感双拳难敌四手,根本无法与丁宽争雄,才无奈退走。
吕布的中原之行,丁宽就像一座大山一样,使得骄傲的吕布只能活在阴影之下。但吕布对丁宽又无法恨起来,在中原折腾了六七年,几乎所有的中原诸侯,吕布都接触遍了,唯一给予吕布真心尊重的,只有一个丁宽,其余的诸侯莫不把他吕布看作边鄙武夫。
吕布无奈退回并州之后,远离了中原的纷争,独霸了并州,倒也曾经恣意称王了一时,但很快就感受到了巨大的压力,虽然中原诸侯没有人来与他争夺并州之地,但吕布却要依靠贫瘠的并州,独立对抗境外的胡人和鲜卑。
鲜卑人被丁宽击败,远离了幽州和平州地域,甚至有一段时间不敢再入侵中原,但草原上恶劣的生存条件,又逼使他们不得不再次南下掠夺。
幽州和平洲是丁宽的势力范围,鲜卑人不敢再靠近,劫掠的目标,自然就放在了并州和凉州,尤其是并州,更是鲜卑人南下劫掠的重点区域。
吕布很能打,并不惧怕鲜卑人,但并州并不富足,钱粮紧张,人口稀少,吕布率领麾下兵马左冲右突,与鲜卑人多番鏖战,也只能维持一个各有胜负的平衡之局,一直不能真正的击败来犯的鲜卑人。
吕布武勇善战,麾下两万并州铁骑在面对鲜卑人时,为了守卫家园,也是不惧生死,愿意一直追随在吕布的身边,但面对鲜卑人的不停骚扰劫掠,吕布的兵马数量不够,并不能建立完整坚固的边防线,只能不断的四处救援,时间久了就难免无奈和厌烦。
这种无奈和厌烦,直到丁宽击败公孙瓒,彻底占据幽州之后,才有所改观。在丁宽的授意之下,幽州兵马不但主动帮助并州协防,共同对抗鲜卑人,还经常给并州支援钱粮物资。
正是有了幽州的支援,吕布在并州才得以逐步摆脱战略的被动。这十年,丁宽的主要精力都放在了内部和南方诸侯之上,但对塞外胡人却并没有放松,幽州兵马虽然没有与并州正式结盟,却给予了吕布巨大的支持。
吕布的日子终于好起来了,现在汉室朝廷居然要给他封公,国公是那么好当的吗?丁宽虽然一向名声不错,对于那些失败的诸侯很少赶尽杀绝,但封公之后可就不一样了。
另外两个封公的人选,袁绍、袁术两兄弟与丁宽几乎就快成死敌了,未来这二人一旦失败,丁宽还会那么宽容吗?吕布读书虽然不多,但春秋战国的很多故事还是知道的,诸侯国之间的战争,那就是真的是灭国之战了,一旦战败,诸侯国的国君有几个能够有好下场?
能够与丁宽、袁绍、袁术并列国公,对于吕布来讲,固然是巨大的荣耀,但一旦称了国公之后,恐怕就会成为丁宽的真正敌人。
面对这个册封,吕布那叫一个纠结,吕布的麾下没有特别出众的谋士,好友张杨也不是见识深远之辈。为了这个册封之事,吕布放下身段,专门去拜访了太原的王家和郭家,这两家是太原最大的士族,也是吕布唯一能想到的问计之地。
太原王家出了一个王允,凭借王允的关系,一向与吕布较为亲厚,但王允死在长安之后,对太原王氏的打击极大,已经不敢轻易参与这种天下大事,一直语焉不详,不敢轻易给出建议。
太原郭家,与丁宽却是一直交好,当年丁宽游历并州就与郭家建立了密切的联系,如今丁宽大势已成,郭家自然就极力劝说吕布拒绝册封,以免与丁宽交恶。
吕布原本犹豫不绝,其实就是有拒绝的打算,只是国公之位太诱人,他才舍不得放弃,而纠结不已。被郭家一顿说服教育,吕布终于下定了决心。
下定决心的吕布,不但严词拒绝了汉室朝廷的册封,而且通过幽州的联络渠道,正式向丁宽提出了加入诸州联盟的请求。
丁宽对于吕布的投靠,自然是喜出望外,现在可不是当年天下局势混乱的时候,当年吕布也表示过要投入丁宽麾下,但丁宽对吕布的反复无常心有顾忌,没敢收留他,但现在大势已成,丁宽兵强马壮,人才济济,也不再需要担心吕布能够如何反复,自然就欣然接纳吕布的投效。
吕布作为汉室朝廷四位诸侯册封人选之一,不但拒绝了册封,还主动投靠了另一个诸侯丁宽,其影响力是极其巨大的。
这不仅再一次打击了汉室最后的权威和尊严,也使得天下大势彻底明朗起来。
丁宽已经几乎统一汉室朝廷原本所属的领土,唯一剩下的袁绍和袁术,占有的土地只剩下了小小的一块,还被丁宽的势力彻底包围了起来,可以说已经完全没有了反抗之力。
天下再没有人看好汉室和二袁的未来,剩下唯一的悬念,不过是丁宽何时动手,消灭二袁,用什么样的方式代汉称皇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