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波才虽然有些军事天赋,但毕竟是野路子出身,并未注意到这种事情。只是让人略微清理了一下营中的野草,方便通行即可,连营内都没清理干净,别说营外的野地了。
看到这个情况,皇甫嵩就知道这是用火攻的好机会,不过要用火攻必须等待天时襄助。
所谓风助火势,要想纵火必须有风,而且必须考虑风向。
黄巾军都驻扎在长社城的南面,而夏季大多数时候的风向都是东南风,在这种东南风下,要放火除非是穿过黄巾军的大营,从南面放火才行。
因此皇甫嵩等待的是西北风,虽说夏季风向以东南风为主,但并不是没有西北风的,而且只要是西北风一般就都是大风。用后世的科学解释,夏天的西北风,就是北方的强冷空气南下。
皇甫嵩等的就是这种天气。皇甫嵩早就教人预备好了引火之物,并把作战计划通报给了朱儁。
朱儁对这个计划是将信将疑的,那时候又没有天气预报,啥时候来西北风根本无法预知,只能被动等待。而且这个计划最大的风险也是天气,如果西北风来之前,先来几场大雨,这个计划就会彻底胎死腹中。
只是前面朱儁败了一阵,在皇甫嵩面前就有点底气不足,加上他除了猛冲猛打,也提不出其他的策略,只好耐下心来,先看这计策能否成功。
还真是天公作美,持续多天的高热之后,还真的开始刮起了西北风,在这阵西北风带走了夏日一丝燥热的同时,也给了朱儁惊喜。
感受到西北风起,朱儁就带着亲信的司马孙坚赶来皇甫嵩的军中。
此时,皇甫嵩正登上高处,感受风力,看到朱儁前来,哈哈大笑“公伟(朱儁字),天助大汉,今夜必有大风,正是出击破敌之时。”
朱儁也异常兴奋,此前败了一阵,令他郁闷不已,如今终于可以一雪前耻了。
孙坚在一边赶紧大声请战:“坚愿为前部。”
当夜夜半之时,长社城关闭一个多月的西门和南门悄然打开,各有一队千人兵士,身负纵火之物,向敌营外围摸去。
古代很少有在夜间进行大规模的战斗,但常有劫营之举,就是因为,劫营之时所点燃的火光,可以为进攻方提供足够照明。
此时大风阵阵,摸到敌营边缘的兵士,在上风口,一经点燃杂草,大火就轰然燃起,并迅速顺风向前烧去。
立在城头的皇甫嵩和朱儁看到城外火势,互一点头,朱儁拔出腰间佩刀,向城外一挥,“全军出击”。
早已在城门附近列队等待的汉军士兵迅速鱼贯出城,向着三里外的敌人大营冲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