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曾对如何处置王叔有几分犹豫,因此便将王叔关在监狱之中未曾理会。
但我对太子劝解,说王叔毕竟乃是陛下钦定的丞相,除陛下外,即便父亲贵为太子,也无权罢免王叔的丞相之位。太子被我说服了。
人言,在其位,谋其政。
侄儿以为王叔担任丞相一天,就要担起丞相的职责,因此,此番令王叔前来,便是有意令王叔王叔继续担当起丞相的职责,典领百官,辅佐朝政。
不知王叔意下如何?”
刘屈氂诧异的看了一眼刘进,端起水杯喝了一口水,呵呵笑了一声,没有说话。
显然,刘屈氂觉得刘进此番话有些幼稚,若是在太子控制的长安城承担起丞相的职责,在甘泉宫的汉武帝将会如何看他,后果如何,这不秃子头上的虱子,明摆着的。
刘进岂能不知刘屈氂怎么想的,接着说道:“侄儿知晓王叔担心什么,侄儿早已准备好王叔给陛下的奏疏了。且已经做好预案配合王叔的奏疏了。”
“哦?”刘屈氂有点感兴趣了。
接着刘进便从怀中拿出帛书递给了刘屈氂。
刘屈氂接过,迅速的浏览了一遍,只见奏疏之上写着这段时间各地的灾害、盗匪、匈奴犯边等诸事,然而无丞相之令,太子束手无策,只能请教自己,自己本想拒绝处置,但一想到大汉乃是刘家江山,若不处置,定然影响刘家统治,因此思来想去决定还是指导太子该如何出事。
然而,即便是做了决策,因为中下级官员尽皆不赞同太子之前举动,纷纷被太子下狱,现朝政已经瘫痪,命令皆已经无法传达了。
为了大义,自己还亲自劝说众官员担负起自己作为大汉官员的职责,不能因太子的错误举动而耽误了大汉的长治久安。
并且末尾还写到,为了和太子划清界限,自己坚决拒绝了太子请他回太子宫的决定,除非陛下重归长安,否则便一直在监狱之中处置政事。
帛书内容刘进可是提前找了太子宫中擅长文书的几个门客集思广益,三易其稿,最终定稿的。
可谓是路人读了也不得不为文中刘屈氂为了大汉江山,不顾担负起对刘据趋炎附势的骂名而感动的潸然泪下。
看完后,刘屈氂震惊的看了一眼刘进,他着实没想到刘进竟然搞出了这么个有点骚的东西。
“难不成就因为我是他王叔,他就为了给我脱罪?”刘屈氂盯着刘进,陷入深深的怀疑。
刘进则是坦然的说道:“王叔不必如此狐疑的看着我。此举非为其他,只为我稳固长安城罢了。
若是王叔同意继续承担起丞相之职责,那么被我抓的那些官员看到百官之长都已经继续承担自己的职责了,有人带头,自然众官员便对为太子继续理政再无心理负担了。”
刘进这一番话,说的一场坦然,说完后,抿了一口茶水看了一眼刘屈氂,一脸悠哉的等着刘屈氂对自己的答复。
刘屈氂再次将帛书上的内容看了一遍,沉吟片刻说道:“若我不从如何?”
刘进慢悠悠的说道:“所谓顺我者昌逆我者亡,若王叔不从,即便不会立刻杀了王叔,但无论成败,王叔必死,家人如何,恐怕那时我等皆死,自然也就不知道了。”
刘屈氂只能无奈的叹息道:“皇孙殿下手段高明,王叔佩服。”
刘进听到刘屈氂这句话,放松下来,放下水杯,面带笑容拱手对刘屈氂拜道:“王叔,侄儿相信你定然不会后悔今日的选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