岛津义宏派去顺天探听消息的裨将回报说:现在虏船堵塞海口,小西不得撤兵。听罢,岛津便与立花宗茂商量,最后决定先派使者前去蔚山,请加藤清正参与出兵救援。
加藤收到了两人的请求,很爽快的答应下来。
但到了第二天,加藤清正并没按照约定前往,而是直接放弃蔚山,撤兵釜山浦。与此同时,西生浦的黑田长政,及竹岛和昌原的锅岛直茂父子,也遵从五大老的指示,焚了倭城,撤兵至釜山浦。
岛津义宏听说了加藤的行为,不禁破口大骂,但骂完之后,到底救不救小西这问题依然摆在眼前。他再次聚集部下,商量是否还要去救小西行长。
“应当赴援,解其围困,如果舍弃五位大名,岛津家在泗川取得的胜利就会被抹杀。”
众人点头以为是,岛津再与立花宗茂商量:“如果舍弃了顺天的五位大名,那将会是国家的巨大耻辱,而今唯有死战解围,我等须下定此决心。”
立花宗茂没说什么,随后与高桥统增、筑紫广门、小早川秀包、寺泽正成连同岛津合兵,准备开赴顺天。
小西行长派出的八个送信人,其中有一人正好被陈璘捕获,从其身上搜出密信。信上得知,小西准备联络其他几地的倭贼在十八日夜,从东、西两方夹击陈璘水师。
另外,又从他处得知泗川、巨济岛、闲山岛的各个倭将凑齐了约七百艘舰船,正开赴顺天救援。
“这场战……”陈璘知晓倭军动向后,暗暗寻思——恐怕不只是救援那么简单吧?大批援军,与倭城的小西行长来个东西呼应,先夹击他海上联军于獐岛,歼灭水师后,进一步歼灭刘綎所率的陆军,这恐怕才是救援的最终目的。
什么两千个人头,陈璘立马抛诸脑后,他立即找来李舜臣商议:“我方势单力薄,如送羊喂虎,不可坐以待毙,不如直捣露梁,还可迅雷不及掩耳。”眼下这场海战赢了,那就是妥妥的头功,还要什么人头?
李舜臣也正有此意,他深谙此处地理,露梁海峡就在莲台山和南海岛之间,一处狭长的水道,可谓咽喉之地。海峡西面小岛众多,地势险要,也是从顺天通往对马岛的海上捷径。若要奇袭,此处正是最佳地点。
两人商定,为避免被夹击,水军果断放弃扼守顺天倭城的咽喉—獐岛驻地,而将水师分为左右两协,陈璘水师进屯于海峡西北的昆阳竹岛;李舜臣水师驻兵于海峡西南的观音浦,两军南北呼应。
一切布置就绪,只等岛津义宏的援军穿过海峡,给其致命一击。
十八日晚,陈璘于竹岛,站在船舷上,南向而立。他望了一眼一片混沌的海峡对岸,又抬头仰望浩繁的星空,不禁眉头紧锁。
很快他回到船舱,与李舜臣手书一封,信中说:“吾夜观乾象,昼查人事,东方将星将病矣。公之祸不远!公岂不知耶?何不用武侯之禳法乎!”
李舜臣接信,想了片刻,淡然一笑,然后铺纸研墨,附上回信:“吾忠不及武侯,德不及武侯,才不及武侯。此三件事,皆不及武侯,而虽用武侯之法,天何应哉!”
陈璘接到回信,见李舜臣固执己见,又回信劝道:“祈禳之事,古有行之者,惟子图之……”
李舜臣很快接到回信,他走出船仓,仰头望向夜空,果有大星坠海之异象。
他伫立片刻,喃喃自语道:“死生有命……”半晌,又将那封信撕做两半丢入海中,看着纸片纷纷飘落海中,顺洋飘走,他自嘲一声:“祈禳有益?”
十一月十九日夜半,岛津义宏等人乘船从昌岛出发,试图穿过露梁海峡,向顺天进击。
李舜臣很快收到了岛津出发的消息,并及时通知了陈璘。
五鼓时分(凌晨3-5点),陈璘乘上朝鲜的大冲锋船,随着潮水顺流直下露梁,扬旗伐鼓而进。李舜臣和明水师副总兵邓子龙为先锋,在前开路,其余船只则紧随其后。
夜间行船的立花船队十分警惕,为避免与联军水师仓促遭遇,立花宗茂命船手立于船舷,随时观察海面动向。很快,就发现了李舜臣船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