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一众文官失魂落魄被直接赶了出去,右侧的勋贵武将们都是非常的解气。
就连英国公和定国公心中都大呼痛快。
他们料到陛下不会将大权交给文官,却没料到陛下竟这般给力直接。
这魄力,即便太祖成祖都有不及呀!
“众爱卿对朕任命周遇吉为守城大将可有异议?”
朱慈烺却是再次看了过来。
对文官他可以粗暴直接,可对这些勋贵和武将却必须要以理服人。
“启奏陛下,周总兵虽久经战争,然毕竟职属山西总兵,若担任京师守城大将,恐有不妥,京营将士也未必心服,望陛下三思!”
有了刚才文官的教训,勋贵们态度也客气,小心许多,一名伯爵出列道。
“臣附议,望陛下以大局为重,另择贤臣良将!”
“启奏陛下,英国公一脉世代忠义,为国尽忠者数不胜数,乃天下武将之楷模,臣建议由英国公总揽全局,必能使内外诸军上下一心。”
“臣附议!”
“陛下,定国公一脉,世代忠良,先祖们曾跟随太祖成祖横扫天下,功勋赫赫,臣建议由定国公执掌内外诸军…”
一时间,勋贵们竟分成两派。
一派选择支持定国公,一派选择支持英国公。
说着说着竟争吵了起来,有甚者更是挽起袖子,准备大打出手。
至于周遇吉,早就被遗忘在了角落,唐通和吴湘始终都冷眼旁观。
看着一众勋贵们开始推拉扯嗓,争的面红耳赤,朱慈烺心中跟明镜似的。
这帮家伙如今也变聪明了,竟然还知道给他演戏,造成两派不和的假象,以便让他这个皇帝宽心制衡。
“肃静!”
王德化见场面失控,只得再次喝道。
“朕自是相信两位国公的忠心与能力,由两位国公其中一人节制内外诸军,于情于理,于公于私都是最合适的。
然,正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两位国公长期在京,对闯贼知之甚少,知己却不知彼,胜负实在难料。
而此战关乎我大明的江山社稷,也关系到在座的身家性命,荣华富贵,是半点风险都不能有的。
所以要以守住京城为首要目的,来选择守城大将,两位国公可有十足把握?”
“这…臣必竭尽全力,与京师共存亡。”
两人脸皮终究不够厚,没有拍着胸脯保证,而是委婉地拜道。
其实两人心里也确实没底。
“朕不要你们与京师共存亡,朕只要你们守住京师,打退闯贼。”
“朕之所以选周爱卿为守城大将,那是因为他在宁武关凭借区区万余兵马,不但阻挡住百万贼军,还击杀贼军高达二十余万,若非最后兵尽粮绝,朕下旨让他弃关回京,贼军仍无法越雷池一步。”
“两位国公,若换作你二人其中一人,能否做到这一步?”
朱慈烺说完后,众人皆是露出震惊之色,齐齐看向了末尾的周遇吉。
也终于明白陛下为何执意要选他了。
这种战绩,确实能够称得上大明第一善守大将。
“臣自愧不如。”
英国公和定国公对视一眼,只得长叹一句,齐声答道。
显然两人也看出来陛下态度坚决,恐怕难以改变,加上周遇吉也算得上是新晋勋贵,便也没再坚持。
“竟然众爱卿都无异议,那此事便这么定了。”
朱慈?见两人妥协,也松了口气。
不然还真不好办,毕竟他们才是守城的主力。
“周遇吉上前听封!”
“臣在!”
周遇吉也没迟疑,立即出列来到殿中单膝跪下,心中却早已感动得一塌糊涂。
“周爱卿,朕现在加封你为太子太保,五军都督府大都督,执天子剑,持天子诏,统御内外诸军,凡不尊号令者,上至皇亲勋贵,文武百官,下至军民士绅,皆可先斩后奏!”
“臣周遇吉领旨谢恩!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周遇吉三叩高呼后,这才从一旁太监端着的托盘上,接过天子剑与诏书。
然后转身一手持剑,一手持诏书,高举着面相群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