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了,下去吧,赶快去办理此事,越快越好。”
朱由检等到魏忠贤离开以后,却发现站在旁边的王承恩脸担忧的模样,微笑着问道,“难道你感觉此事不妥?”
王承恩苦笑的说道,“皇爷,山西的事情还好说,可是这天下的商税,恐怕有些不妥啊!”
朱由检知道他在担忧什么,叹了一口气,“王伴伴,如果不这样做,又到哪里去找钱呢?”
王承恩犹豫了一下,试探着说道,“皇爷,是可以和众位大臣商议一下,他们都是有才之士,总能想出一个办法。”
听闻此言,朱由检不屑的冷笑一声,“王伴伴,如果他们有办法,大明也不会如此了。”
说到这里,朱由检的语气顿了顿,随即说道,“立刻派人去传诏几个人来,让他们星夜赶路,越快越好。”
王承恩急忙拱手,“皇爷请说。”
朱由检缓缓说道,“朕让你找的第一个人,名叫卢象升,天启二年进士,现在大名任知府。
第二个人,名叫孙传庭,万历四十七年进士,代州镇武卫人,现在应该闲置在家。
第三个人,名叫王在晋,万历十三年举人,江苏太仓人,曾任南京兵部尚书,现在也应该闲置在家。”
“王伴伴,你现在立刻派人去找他三人前来见朕。”
王承恩急忙拱手应命,却没有离开。
“皇爷,是不是还有一个人,应该召唤回京?”
朱由检转过头看着王承恩,微笑着问道,“是谁?”
王承恩再次拱手,“皇爷,是孙承宗啊,他曾经是皇爷的老师,如果现在回京,应该会对皇爷有很大的帮助。”
“孙承宗。”
听到这个名字,朱由检稍微犹豫了一下,随即摇了摇头,“不必了,你只管把刚才朕说的三个人找来即可。”
说到这里,朱由检语气顿了一下,“对了,还有在火器局的毕懋康,让他明天来见朕。”
他不否认孙承宗对朝廷的忠心,但是,却不代表朱由检赞同他的战术。
总而言之,孙老师的战术太费钱了,以现在大明的经济状况,已经负担不起了。
大明王朝的灭亡,一方面是朱由检性格所为,而另一方面,天灾也是主要原因。
崇祯元年,全陕天赤如血。
五年大饥。
六年大水。
七年秋蝗、大饥。
……
十一年夏飞蝗蔽天。
十三年大旱。
十四年旱。
……
也就是说,自崇祯元年到崇祯十四年的14年中,竟然有10年发生了大旱和蝗灾并发的天灾。
就算是一个强盛的王朝,遇到这些灾情,恐怕也会元气大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