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毅发现自己和解缙两人其实远没有自己想的那么受欢迎。
且不说二人一路金楼没有人迎接。
甚至等两人进去的时候发现宴会已经开始了。
主座正是朱高煦。
杨毅是知道他今年才十八岁。
如果不是提前知道,跟本不敢相信,这特么十八岁?
身材高大,眼似铜铃,鼻若悬胆,关键是肤色。
也许是常年征战,古铜色的皮肤显得他极为老成。
朱高煦见两人来,微笑颔首,示意二人入座。
然后就跟旁边的驸马梅殷聊起来了。
杨毅对这个梅殷的兴趣更大一些,主要是历史把这个人塑造成了一个英雄。
正史评价他“天性恭谨”,朱元璋也说他“老成忠信,可托幼主。”
朱元璋遗诏还告诉他:“敢有违天者,汝讨之。”
可他最终做的怎么样呢?
不多说了,反正如今皇帝是朱棣。
梅殷注意到了有个小子一直在盯着他打量,便对着他笑道:
“这位大人是?”
”不敢,在下翰林院侍读杨毅。”
梅殷听他只是一个翰林学士便不再过问了,对于他这种勋贵来说,一个小小的翰林学士是不够资格让他注意的。
宴会正常进行,一开始气氛还比较融洽。
可等到以解缙为首的一些文官开始旁敲侧击,问询朱高炽的为人时。
宴会的气氛就冷下来了,朱高煦的表情也不太好看。
“二殿下。”
梅殷注意到了这点,举起酒杯,满脸笑容道:
“小王爷跟随皇靖难四年,出生入死,闯下了赫赫威名,我早就听一些武将们说过无数次殿下的英勇事迹。”
“我梅殷也是带兵的,对殿下这样万人难敌的英雄最为敬佩,殿下,臣敬你一杯。”
朱高煦摆了摆手,谦虚地否认。
可此时解缙听到这里,眉头一皱,朗声道:
“是啊,两位殿下都为陛下立下了天大的功劳。”
“大殿下在靖难之时固收北平,守住了后方,抵挡住了建文数十万大军,并且始终保证了北军的粮草供应,也不容易啊。”
杨毅听到这里,忍不住抬起手拍了拍自己的额头。
怎么会有这么迂腐的人。
在他这种人看来三十岁的人了,能在别人做东的宴会说这样的话实在是不可思议。
可其实这才是这个时代读书人的常态。
古时候不像现代,读书都是几十个学生在一起,到长大的过程中天生就学会了交际。
可古时候的读书人,大多是一个人读书。
像解缙这样的读书人,每天见得最多的就是自己几个兄弟和父母,最多再加一个老师。
因此不擅人际交往,而且又因为常年苦读,不辨五谷,所以有些没考的经常被戏称“百无一用是书生。”
啪!
酒杯重重砸在了桌面。
杨毅转头看去......
端午看书天天乐,充100赠500VIP点券!
(活动时间:6月3日到6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