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不够?
那就把土地肥沃的国家变成大明的粮仓!
银子不够?
那就趴在其他国家身上吸血,榨干他们的银矿!
劳动力不够?
那就去抢其他国家的廉价劳动力!
战争可以解决一切问题。
朱桓已经给出了详细的攻略,缺的只是去行动罢了。
这也让朱高炽对朱桓发自内心的钦佩了起来,他现在可以确认,朱桓没有争夺皇位的野心了。
因为朱桓的目光,不在大片的山河土地上,而在更辽阔的世界!
……
朱桓将地图卷起起来,丢进了火炉里。
干燥的宣纸在火焰中翻腾,燃烧,最终化作一捧灰尽。
朱桓的眼神平静,心中却在思考。
他没有当皇帝的意向,天时地利人和,他哪样都不占。
靖难之役打了三年,天下百姓哀声一片,眼看着终于要定下胜负,若是朱桓想当皇帝,就带着大明奔向灭亡。
任何一个国家都经不起长久的内战,哪怕是到了大明王朝这个体量的国家,也承受不起。
不过这并不是朱桓的唯一理由,他还有另一个理由,那就是因为四哥。
但凡换一个人打靖难之役,无论他是秦皇还是汉武,朱桓都会去抢那个位置。因为他手里面握着的是任何一个帝王都无法容忍的庞大兵权,战争进行时他是功臣,可等战争结束后他就是逆臣。
不说白马义从、虎豹骑、火枪兵,单就是吴起所率领的五万魏武卒,就是一股可以更改王朝命运走向的庞然大物。
若是朱桓不反,等待他的就只有收缴兵权。
这是朱桓绝对不能容忍的,他不在乎能否站在王朝的最巅峰,他在乎的是能否把王朝推向巅峰。
他要收东南亚,搞“东亚三角贸易”;他要攻打女真,以朝鲜为跳板把倭国的银矿变成大明的钱袋子;他要驱逐蒙古部,混乱欧洲局势,打一场“十五世纪的鸦片战争”……朱桓要做的事太多了,他不能没有兵权,所以必须要反。
可是,现在是朱棣要打靖难。
所以朱桓没有反,因为朱棣,是千古以来最奇特的皇帝,也是朱桓最坚实的兄弟。
放任一个手握数万兵力的藩王在外,这种事朱棣真的能干出来。
除了朱棣对朱桓的信任之外,还有另一个原因,那就是足够自信。
一位自信能战无不胜的帝王。
最好的例子就是唐朝的战神李靖,智商奇高,情商奇低。李渊造反他告密,李世民造反他中立,最后居然还能奇迹的活下来,并且手握兵权。
因为李世民足够自信,就算李靖造反,他也能平息。
朱棣便是这样一位自信的皇帝,因为他是马背上的皇帝,他的天下,都是在奇迹中打下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