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已经深了,叶桑要睡了。
刚翻了个身,就再次感到有什么光又闪了一下。
他警觉地睁开眼睛,房间里还是一切正常。
不知道是怎么了,隐约总觉得今天哪里有点不对劲。
他不再闭眼,就保持原来躺着的姿势没动,睁着眼睛等着。
过了不大一会儿,外面传来几声雷响,紧接着来了一道闪电。
闪电照进房间,屋子里顿时亮了一亮,随即又沉入了黑暗。
原来是闪电。叶桑身体放松下来。
正要再闭上眼,反应过来这是要下雨了。
那不行,按规定得去检查一下三星堆遗址那边的防护设备,免得哪里漏雨了,会破坏了文物或者后续的发掘工作。
想到这里,叶桑忍着倦意起了床,出门顺着走廊往考古大棚方向走。
一路过去,感应灯在他头顶亮了又灭。
远远的黑暗中,冷不丁地,似乎看到拐角处有一抹淡淡的,鹅黄色纱裙的裙角飘然而过。
这不是……
白天欢迎会上见到过的那个穿鹅黄色纱裙的女孩子,一下子毫无防备地出现在叶桑脑中。
--就像一只白润白润的蚕宝宝。
他想起自己对她的评价。
那是……她吗?叶桑眯了眯眼,加快了脚步。
走廊上挂满了有关三星堆遗址工程的科普宣传图片。
三星堆遗址的首次正式发掘是在1934年。那个时候条件不好,三星堆遗址考古发掘现场就那么直接的裸露在空气之中,没有被完全封闭保护起来。
大规模发掘是从1980年开始的。那个时候条件也不算太好,还是露天,只能把现场简单围起来,然后搭些棚子。远远看去,就像种西瓜的老爷爷住的窝棚一样。
几十年过去了,经过几代考古专家们的努力,如今的三星堆发掘现场今时不同往日,早已不是露天的了。
不光搭起了高高的玻璃大棚,还在每个考古坑上特意加了极具科技感的单独玻璃房,俗称考古舱。
里面放满了各种发掘和研究用的设备和仪器。
突然,叶桑看到窗外闪过一个黑衣人影,身高体瘦,移动速度极快。
“谁?”叶桑大喊一声。屏住呼吸走向窗边。
外面开始下雨了,也没有什么人影。
没有人?
不可能。叶桑确定不是自己眼花。
就在这个时候,远远的,从考古大棚那边传来“咚铛”一声响,好像有什么金属撞在了地上。
叶桑闻声立刻转身,迈开大步往考古大棚跑去。
在接近考古大棚入口还有十几米远的地方,他看到一个身穿白色防护服的人影,“倏”地翻窗出去,动作干净利落。
没功夫多想,叶桑立刻以百米冲刺的速度跑进考古大棚,同时掏出手电沿着窗口往外找。
可谁知那人早没了踪迹,外面只有大雨滂沱和一片泥泞。
翻窗户的穿白色防护服。不是刚才那个黑衣人。
难道是考古队的人?
可是,考古队的人到考古大棚来不走正门,为什么要翻窗出去?
难道是偷东西了?
跟刚才那个黑衣人是一伙的?
想到这里,叶桑打开考古大棚里的灯。
2000多平米的考古大棚很空旷。
有两个隔离伸缩带的围栏柱翻倒在地上。
叶桑晃了晃那两个围栏柱,确定了刚才的响动就是它倒下时发出来的。看位置,好像是有人被隔离绳绊住才拉倒的。
又检查了考古舱,门都没有开,一一看过去也没什么异常。
检查了一圈下来,到处都很正常。
整个考古大棚里,别说是人了,连只蚂蚁都没有。
这就有意思了。叶桑摸摸下巴。
翻窗的人穿着集体统一发放的防护服,看样子很新,不像是老队员的。
从窗户逃走又绊倒了隔离伸缩带围栏柱,说明这人对环境不熟悉。
这么多年考古队没出过这样的事,今天新队员一来就有情况……
这么想的话,这个翻窗贼倒十有八九跟某个今天新来的考古队队员脱不了干系。
但,既然并没有证据,也不好就这样下结论。
事实究竟是什么,还得去调监控看看才能确定。
外面的雨越下越大了,夹杂着电闪雷鸣。
叶桑检查好了考古大棚没有漏雨的隐患,关灯走人。
走了大约百十来步,他忽然停住了。
因为感觉身后,有道光闪了一下。
叶桑马上回头去看。
似乎就只是闪了一下,现在又暗了下去。
大棚里面没有人。估计又是闪电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