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十二日的清晨,在站岗哨兵无精打采的站姿旁,一大队士兵簇拥着离开了宁远城。在这堆乌合之众的后方有一名军官正骑着马颇为留恋的回望城墙。
这个军官就是左晋。
在九月十日下午刘应国在校场检阅部队后,左晋这一队人马便被匆匆告知要参与到解围松山,杏山城的军事行动里面去。
在一开始左晋非常讶异的向上面的人说明情况,甚至都求见到副总兵刘应国那里去了。但对方一句话就把他呛了回来。
“左百户你可是出现在王总兵的请功单里面的呀。”那位辽东副总兵暗示道。
听到这话左晋终于无话可说了,在他的心里面只剩下对他老领导王朴的“赞美之词”。
万幸,这次出兵左晋他并不是唯一一路。吴三桂也受命派出了近五百人的兵力,但带领他们的只不过是一个刚刚才晋升上百户的毛头小子。看起来不超过二十二岁。
侧翼的白广恩和李辅明部也跟着出兵了,不过那两队和宁远城这一队颇有些距离。因为怕被鞑子发现,所以在白广恩和李辅明两人的建议下那两队不与宁远城的部队汇合。
各部队各自为命,各自拟定出击线路。呵,左晋想到这心就凉了一大半。这和当年导致辽事败坏的萨尔浒有什么区别?更何况他们这一支部队满打满算也才两千人马,更何况要应对数以十倍的鞑子。
这就是送死。一场为了朝堂上面匆匆讨论出来的结果,而去作秀的行动。
王朴倒是在最后面给左晋又拨调了一部分军械,但这并无多大作用。在战争中一场战斗的胜利不是在于其部队是否武备先进,兵器是否锐利。而在于人,战争的关键在于这些参与战争的人。
如果军心溃散,那么你的兵器再锐利那又有什么用呢?到头来不过是把上好的盔甲和兵器献给你的敌人。
左晋骑在马上面巡视着这一支队伍,看是否有人落队或是逃离。由于吴三桂派遣的百户一脸死相,所以在刘应国的建议下左晋这个代理把总直接升格成了代领千户负责统领这一支队伍。
对死人的价码倒是开的很高。左晋暗付。
这次的行动虽然上面没有说,但左晋差不多自己已经琢磨出来了。在陆上行军的无论是左晋这一部,还是白广恩和李辅明的那一路都是诱饵。不然上面不会如此不重视,甚至连一个完整的计划都不给出,只是一味的叫他们临场发挥。
这次行动的主力应该就是那位副总兵刘应国手下的八千水师,左晋暗猜对方应该是先解围笔架山作为其向路上行动的前进基地。随后根据左晋他们这些诱饵的情况伺机解围杏山城。
这也是这次行动的最好结果了,因为人太少了。就这么近一万人根本不具备进一步扩大战果的可能性,而且他们还都是步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