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大明宫。
折向朱雀门,再沿朱雀道而下,穿城而过。
沿途所过,无论军士、贩夫或长安居民,见着杨复恭,无不赶紧避立道旁,能算得眼熟的,则远远行礼:“请国老安好!”
杨复恭悠闲地骑在马上,十分享用。
这也算一个他坚持骑马的原因……
回昭化里。
杨复恭的思绪又回到天子留的问题上。
他不喜思量,但不等同于完全不动脑子傻子,绝不相信天子真的是一时兴起。
可天子又为何突然对西川之事来了兴趣……
杨复恭苦思良久,仍不得要领。
唤家奴去传心腹家将张绾。
后又令人传杨守信同来。
……
张绾、杨守信两人先后而至。
杨守信还另带来一人,兴元军掌书记李巨川。
“家兄遣李先生来长安传信,听闻义父传唤,便一并带来拜见义父。”
杨守信本名訾信,杨守亮本名訾亮,两人原本就是一母同胞的亲兄弟,后分别拜杨复恭、杨复光为义父,故杨守信称杨守亮为家兄。
“陇右李巨川,参见杨国公。”李巨川叉手拜道。
“李先生既是为亮儿做事,便都是一家人,不必多礼。”
杨复恭素来厌恶文人,但杨守亮如今官至山南西道节度使,是杨氏集团二代目中的领军人物,这点面子还是要给的,所以回复得还算客气……
杨复恭将今日延英殿内的情况告诸众人。
随后问道:“诸位有什么看法?”
相较于杨守信与李巨川二人,张绾常来往于杨府,算得府内家将,首先回答:“莫不是朝廷经费吃紧,圣上想要撤军了?”
杨守信未答,转而问向李巨川:“李先生如何看待此事?”
他的语气十分恭敬,看来很信任李巨川的判断。
李巨川又想了一会,才回复道:“西川之事已拖了两年,甚少为人提及,今日圣上却突然重提,显然不是一时兴起,而是下定决心解决此事。”
杨复恭等人点了点头,以示认可。
李巨川再道:“方才听杨公讲述,不论殿内如何商讨,圣上却始终不表露态度。这说明,圣上心中多半已有了主意,且圣上的主意应与殿内商讨的主意不合,故而才让众人另寻良策,下次再议。”
杨复恭眼睛一亮,重新打量了李巨川几眼。
长身,消瘦,文士冠帽,一袭灰色襕袍……
看来这人还有点见解。
可他随即又有了困惑,“圣上为张濬所惑,对他是言听计从,可今日张濬明确给出了建议……难道,圣上也不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