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时,他们被孟三章条分缕析的演说打动,觉得他说的有道理,开始担忧未来的情况。
他们对于周遭的情形仿若未见,只是认真地盯着孟三章的脸在看,仿佛能从他的脸看到未来一样。
孟三章轻摇折扇,缓步在台走动,继续道:“为今之计,要想保护山寨的利益,有三条道路可行。第一条,投靠蒙古鞑子,共同对付大宋。只是,我等都是炎黄子孙,岂可臣服外虏,坐那悖伦忘祖之行?死后无颜见列祖列宗,受后人万世唾骂?所以,这条道路是万万不可行的。”
他停顿了一下,望着台下的头目们,见他们不断点头,对自己的看法表示赞同,深为欣慰,继续说道:“各位赞同我的意思,果然不愧为血性男儿。第二条道路,自然是投靠大宋,接受招安,然后共同抗击蒙古兵马。”
他话锋一转:“可是,临安赵家小朝廷几任皇帝均昏庸无道,重用奸臣,已经腐败到底,无可救药,皇帝从赵构到赵昀,宰相从秦桧、史弥远、丁大全到贾似道,都是奸诈卑鄙的无耻东西,这个大家心中都是清楚的,不用我多做解释。”
郭破虏听到此处,心下想,这位孟三章先生如此贬低临安朝廷,临安朝廷在刘大哥心中如此神圣,不会令他生气罢!他不由望了望身边的刘整,却发现刘整面无表情,只是认真倾听。
郭破虏感到刘整注意到自己在看他,但见他没有予以回应,也就转头望向前台,继续聆听孟三章说话:“这样的朝廷,为他们做马前卒,抵挡蒙古兵,让他们继续醉生梦死么?这条道路在我们看来,也是行不通的,没有丝毫出路。”
郭破虏听到孟三章说得凝重,心情也不觉沉重起来,这条路不就是父母亲在走的路么?父亲郭靖每每提到朝廷时局,便眉头紧锁,半日不语,需要母亲黄蓉开导一番,才能好转,他迟迟不肯担任朝廷官职,不就是对朝廷有所顾虑么?
蒙古兵去年攻打襄阳城时,他有时不小心听到父母亲背后谈话,父亲郭靖每每提到襄阳守城的艰难,就说到要誓与襄阳城共存亡,城在人在,城破人亡。
听到父亲如此表白,他就感到胸口如同受到一记重击一般,半日缓不过劲来,觉得如此伟岸英豪的父亲怎能因为一城之失便要失去活下去的意愿呢?
父亲武功盖世,如果想撤离襄阳,莫说蒙古人数十万兵马,便是百万雄师,也拦不住父亲,他为何对襄阳城如此看重呢?以后的生活还很长,如果没有了父亲,自己又该如何活下去,母亲和姐姐又该如何活下去呢?
父亲的话令他潜意识中觉得这一天迟早会来到,失去父亲的恐惧令他烦躁不安。一到夜晚听到蒙古兵率队攻城的喊杀声,他便惊惧不安,深恐城门告破,父亲真的要以身殉职。如非母亲念他年幼,不允他深夜出府,他非跑城墙和父亲并肩作战不可。
但令他奇怪的是,母亲听到父亲立志以身殉城的话,竟然对父亲的话不加劝阻,好像很淡然,很平常似的。他知道母亲对父亲百依百顺,两人的感情十分恩爱,但却想不通在事关父亲生死的问题,母亲为何不对父亲进行劝止。
现在听到孟三章分析当前形势,他隐隐觉得孟三章说得有理,于是听得更加认真,想学到孟三章的时局分析,回去和父亲讲一讲道理。
只听孟三章继续道:“这两条道路均非我等所愿,那到底路在何方呢?诸位兄弟,既然临安小朝廷昏聩无能,不能顺应天意,代表民心,那就应该将他们赶下台去,让能够顺天应人的明主来取代。届时一呼百应,将我华夏子孙统一在一起,各路义军戮力共进,驱除蒙古鞑子,兴复大好河山,指日可待!”
台的焦大王带头鼓掌,并喊道:“驱除蒙古鞑子,兴复大好河山!”
站在焦大王一侧的曹头领显然是山寨的二当家,跟着鼓掌并喊道:“驱除蒙古鞑子,兴复我大好河山!”
台下众人一见头领高喊,也都站起身来,高声喊道:“驱除蒙古鞑子,兴复我大好河山!”大家被孟三章一顿宣讲,一时间群情激昂,口号声在整个山谷中回荡,一轮红日在山岗爬高空,天色已经大明。
坐在最前排的三名墨门同伴见效果如此良好,也都跟着站起身子,纵声高呼。
刘整面有不虞之色,显然并不赞同孟三章的讲话,但却并没有发作,只是随着众人站起,只管默不作声。
郭破虏听得惊心动魄,他没有想到孟三章的第三条道路是要推翻临安小朝廷,另立明主,这番言论是他平时从来没有听到的,当然感到心灵受到震撼,但囿于平时受到父母的教育,又兼看到义兄刘整默不作声,他也缄口不语。
这时,只听焦大王喊道:“刚才大家已经听明白了,墨门的军师孟三章兄弟讲的这番道理,简单明了,如果要想长久的富贵,仅靠这座宝天曼山是远远不行的,我们必须投靠明主,参加义军,推翻赵家小朝廷的统治,赶走蒙古鞑子,才有我们汉人的安宁,才有我们大家伙的长远富贵,也不枉了我们来到人世间走这一遭。弟兄们,大家说,我们是否应该走这条道路?”
众头领刚要答应,站在台的曹头领忽然发话道:“大哥,小弟还是有所顾虑,不知当讲不当讲?”
焦大王一怔,他刚要鼓动大家一起起义突然被打断,心中自然甚是不快,但当此时刻,心中虽然不悦但也不便挂在脸,于是道:“我们兄弟之间,坦诚相见,有什么不可以说的?今天在这里举行集会,目的就是统一认识,心中有话说出来,弟兄们的心才能紧紧地拧在一起嘛!”
曹头领一拱手道:“大哥既然如此说,小弟就放心了。”他随即大声道:“大哥,我不同意加入墨门,投靠明主,参加义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