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别说救不了多少人,鲁肃自己也知道,如果大散家财,几天也就散空了。
他慨然叹道:“肃尽力而为,实在也是绵薄之力。说起来也是无奈,”
士颂立刻命人拿来一块玉米饼子、一块蒸熟的红薯,再对鲁肃说道:“请先生试吃。”
鲁肃小心地尝了几口,觉得口中甘甜、腹内充实。
还在对这样新奇的粮食不解,他又听到士颂说这些粮食的产量,都能达到千斤,甚至数千斤以上时,表情顿时惊愕。
人口是诸侯争霸的基础,粮食是麾下兵将如云的保证。
鲁肃当然懂得,士颂拥有类似玉米、红薯这样的高产食物后,就会拥有和聚集起来无数的兵将。
而且,前提是首先获得百姓的认可与拥护。
看看手里的红薯,他想了想,再带着愕然的神情问道:“士将军既已有了这样的粮食,何愁天下不定?还要肃做什么?”
士颂再拜礼后说道:“无论是粮食、武械,就是兵将,某也有自信找来众多。这些,颂的确已经有了充足的准备。
但欲要安定天下,起到决定作用的,还是有本事、有德行的人。子敬先生在士某眼中,就是这样的大才!”
鲁肃听得心里高兴,但还是不忍离开家乡。
他还在犹豫之时,士颂干脆地说道:“短则一年两年,长则三年五年,我誓与先生并肩重回此地!”
鲁肃看了看他,低头沉思不语。
士颂接着说道:“即便先生留在这个群雄纷争之地,就能够保住家园,保住己身安好吗?”
这样的乱世,有人敢说一定可以见到明早的朝阳?
鲁肃颇为豪气,曾经捐出家中一半的粮秣赠与周瑜。
这里面,或许有他慷慨的义举,更或许有“秀才遇见兵,有理说不清”的无奈,亦或是为自己将来的出头,埋下一个伏笔。
既然胸中有大计,听了士颂说出这样的话,鲁肃默默地点点头。
“时不我待,请恕士某催促之罪。这不仅是为安定天下,也是为先生之名,可以留著青史!”说罢,士颂立刻“嚯”的一下站起身。
鲁肃先是一惊,再跟着起身说道:“某欲要与将军远行,对家人实在惦念。”
鲁肃家族庞大,肯定不能都带走。
尤其是现在时间很紧迫,想要很讲礼貌的情况下。
“您的家人,可去在左近驻守的张辽将军那里,必保得万全!”士颂痛快地说道。
鲁肃听到这样的安排,为士颂的诚心所感染,终于下定了决心。
他心里也很清楚:不如此,这个年轻英武的人,肯定不会答应。
与其像是被抢压寨夫人那样被抢走,此时身份不过是个豪族、并无其它盛名的鲁肃,认同了士颂要把“鲁肃”的名字,写进史书里去的主张。
他捋须沉吟,士颂再说道:“诸侯都以为争得中原即可睥睨天下,但我将来会先夺得、稳固江南、益州,再挥师北上。到那时,凭借万里江南作为根基,足可以逐鹿中原!”
这样的话虽然简单,但也是鲁肃心中所构想的情景。
心里先是惊讶士颂的雄途大略,他再惊赞英雄所见略同:士颂和他的预想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