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起。”
陈敬之微笑,他真不想回忆在牢里的几个月吃的牢饭。
只有美食才能让他有真实感,以前的才子名声都是装逼。
什么文人墨客?
都是假的!
陈敬之觉得现在的生活才是最好的,从此以后他要变成一个踏实的人。
只是好景不长,他眼前一白,又到了民国。
既来之则安之,他不想再做文人了,他要做商人!
苏瑾歌把文章修改一番投到平城日报。
主编给了她三元一千字的稿费。
现在主要的工作就是准备大学考试,每个学校都单独出题,有前人总结,她有了大致的复习范围,她将所有的事都放在一边,经常学习到三更半夜。
终于到了考试这一天,苏衡开车送她去平城大学,苏玥苏慧都跟着来了。
“瑾歌,你可一定要考上,不然别人说我苏玥的妹妹连平城大学都考不上,我丢不丢人?”苏玥很郑重的说。
“我一定会考上。”苏瑾歌笑着回答。
这时候的试卷她觉得不难,主要是要补一些古代文学知识。
发了卷子她先扫一遍题目,第一道大题是用白话散文来翻译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这个白话散文和白话文不一样啊。
第二道题是填作者。有后汉书论衡,说文解字,日知录,说苑等等。
第三道题要求解释什么是四书五经,什么是“四部”,什么是“三通”。
看完题目她略微思索就动笔答题。
考完出来感觉心情都不一样了。
“我考的还行。”她说。
暑假剩余的时间她去富生纱厂学习,学习怎么管理工厂。
也存了一点探查女童情况的意思。
到了工厂发现她们住宿情况还是不好,不过能吃饱,也不挨打。女孩子的精神状况都不一样了,但是苏瑾歌希望以后能没有童工。
这么小的孩子出来养家糊口,是家庭的过失,也是学校的过失。
收到录取通知书后家里人都很高兴,苏父在饭店给她订了升学宴,就家里五个人参加,每个人都给了她很大的红包。
她很开心。
学校的生活节奏很紧凑,她抽空开了一家服装店,所用布料从外国进口,走高端路线,雇了信的过的店长和伙计,生意很好。
同时写的民国游记反响也很好,读者们一直讨论陈敬之在二十一世纪的生活。那是让他们惊叹不已的桃花源,没有战争,人民生活富足,没有饿死的人。
翻开史书,多少段历史都写着“大旱,人相食。”他们已经习惯灾荒,却发现还有一个地方纵使灾荒人们也可以活的很好。
这是全国物资调配的结果。
人们就想,如果他们世代生活的地方发生饥荒,国家也能从别的地方调来粮食援助他们,那该多好。
可是现在军阀混战,别说调粮食援助了。不同军阀的地盘就连钱币和税率都不一样,一个军阀的地盘发生饥荒,相信笑得最欢的一定是和他敌对的另一个军阀。
军阀为了自己的利益争斗,哪里管人民死活呢?
报纸上兴起了关于国家统一的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