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哥儿伸手刮了一下小姑娘的鼻子,笑道:“你是哪边的呀,小应声虫。”
杨夫人与几人说笑一回,问道:“你们在看些什么书?给我也说说。”
“哥哥这几日在与我们讲解《九章算术》,方才讲的是引葭赴岸的题。”
“哦?那我今个儿,也来听听林夫子的课。”杨夫人有些兴致,打趣儿子道:“若是讲的不好,可是要罚的。”
林榆笑着给林母作揖,道:“那儿子就给太太讲讲,有什么谬误,还请太太原谅则个。”
杨夫人招呼谷雨几个大丫鬟道:“都一块儿来听听林夫子的课。”
谷雨几人也乐的凑趣,各自移了凳子来坐着,向榆哥儿讨饶道:“还望先生不要嫌弃我们几个蠢笨才是。”
众人皆是笑了。
林榆吩咐小丫头去取了一块黑板、两只粉笔来。小丫鬟拿了东西也不走远,只站着旁边听着。
林榆在黑板上写下“引葭赴岸”的题目,又在边上画了草图,方才转面看向杨夫人几人。
杨夫人本抱着两个小姑娘说笑,三人让林榆讲题也是因着有趣,并不是想学劳子勾股。
可见林榆自拿起粉笔,在黑板上书写的模样,举手投足都散发着的自信从容,转过身来看向你时,虽不似其他夫子那般严肃,却也让人感受到知识的神圣。
仿佛前面站着的不是杨夫人的儿子,黛玉的兄长,林府的公子,而是一位宽厚博学的师者。
林夫子见众人安静下来,向众人施了一礼,便开始了“引葭赴岸”的讲解。
林先生先读了一遍题目:
“今有池方一丈,葭生其中央。出水一尺,引葭赴岸,适与岸齐。问水深、葭长各几何。”
而后解释道:
“一个池子一丈见方,就是说池子广、纵皆是一丈长。在池子中央生长了一株芦苇,芦苇高出水面一尺,拉着芦苇到岸边,正好与池岸齐平。求问:池水的深度、芦苇的长度各是多少?”
停顿片刻,怕有人不理解,复又解释道:“一丈也就是十尺。”
“我们要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林先生等众人思量片刻,轻声询问道。
“我知道,勾股术!”沫沫骄傲地回答道,显然是林榆前两日讲过的。
“对,勾股术。那么勾股术是什么样的?”
林榆知晓要讲解证明勾股定理怕是不能够的,只向黑板上写着:
勾积加股积等于径积
林夫子又取了另一种颜色的粉笔,在图上标明芦苇与河岸构成三角形的“勾、股、径”。
径指斜边,勾是短的直角边,股是长些的直角边。
“榆哥儿,这积是何意?”杨夫人问道。谷雨等丫鬟亦是点头表示不解。
“积乃是两数相乘的得数,例如:此题中的勾乃是五尺,即池子广的一半,它的勾积就是五五二十五。”
杨夫人并几个大丫鬟方才理解,黛玉沫沫二人虽年幼,却是聪慧过人,亦是能够明白。她们毕竟读过书,算是有些基础。
只旁边站着的小丫头们,大多连字都不识几个,只是瞧个新鲜玩意儿。
林榆接着道:“此题勾长五尺,股较径少一尺,又根据勾股术,想必大家能够求解出答案了罢?”
“股长一丈二尺,径长一丈三尺。”黛玉率先算出答案。
“没错!”林榆心中暗道妹妹果然聪慧过人,不过第一回接触勾股术便能快速用其解题。
林夫子又向众人讲解了一番解题的思路与方法,方才结束了此次“引葭赴岸”的讲解。
林榆朝杨夫人作揖,笑道:“不知儿子这堂课,太太听着可还好?”
杨夫人却是沉思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