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是个难得的好天气。
糜芳召集糜氏八百健仆和自己的两百部曲,带着大量的栗麦,布匹等物资来陪姜源与糜贞来到江陵城外,准备跟着一起混点姜源说的功德。
荆州之地民风淳朴为何还要带部曲与健仆。
荆州之地经过刘表的多年治理,可以说是民众生活比其他地方幸福很多,家家富足。但这并不代表人人都能吃饱饭,民的概念在此时是非常狭隘的,只有那些世家、豪族、地主才可以称作民,而那些荒野之上的农人,流民有一个很悲惨的名字,野人。
这些人的生活是非常艰难的,他们不在官府的户籍册之上,得不到保护,如今世道崩坏,一来要躲避官府、豪强的捕捉,二来要躲避山间的盗匪、强人。他们没有固定的田产,没有固定的住所,陶渊明所写的桃花源记中描述的就是这种人,他们世代躲避官府,强盗,所以才会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而姜源准备施恩的对象,就是江陵城外的“野人”。
“天君,咱们要施恩,将这些粮草赠送给江陵城的良人岂不能获得更大名声,为何要出城去送给那些野人,而且还要做成粥,是不是太过麻烦了?”
糜芳坐在高头大马之上,身着战甲,手持长枪,两百部曲也各个全副武装,严阵以待。内心上,糜芳是有些不情愿。这一次带的粮食不多,只有数百石而已,但是这些物资也足够引起土匪豪强的贪婪,糜芳不得不领兵护送。
“良人缺衣少食吗?”姜源反问道。
“名声,于功德无益。”
糜芳的心态与姜源并不一样,所以他不能理解姜源为什么要关注城外的野人,不过姜源也不准备去纠正糜芳,这是时代和思想的局限,不是糜芳的过错。
而且糜芳也不懂,人民群众的力量是无穷的。若是整个人所有的人都传颂刘备的仁德都支持刘备,那曹操与孙权,除了下马投降,别无选择。
在糜贞的搀扶下站起身,姜源已经可以看到远处的小山,这座山被称为龙山,连绵数十里,根据糜芳从新的江陵太守徐庶手中的消息,这龙山之中,隐匿了大量的逃民和野人。他们也正准备对这座小山脉进行清理以获得人口,毕竟,战争打的就是人口。
“况且,我们此举,也是帮助玄德,若能让山中野民主动归附,不仅能减少玄德的负担增加人口,也能让他的仁德之名更盛。”
这样说,糜芳还是懂的。他今天真是大刀拉屁股,开眼了。以前他一直觉得他哥是很大的冤大头,没想到还能遇上更大的冤大头。姜源拿他糜家的人情和资源,免费送给城外的野民,给刘备换名声,圣人恐怕也不过如此。
龙山下有一处小型的自发集镇,这是山中野民与外界交流的通道,山民野人也需要城内的物资,如铁器、盐巴、布匹等,所以自然有小商人和农民在这里与山中野人换取猎物。
见有大股的兵马来,集镇中的野人农人四处逃窜。
看到逃窜的人群,糜芳骨子里的基因发作,急忙打马追去。
“不准逃,都给我原地跪下!谁再逃我杀了谁!”
话音一落,人群逃窜得更快了,最终,只留下几个腿脚不便的老人妇孺,被糜芳围在中央,跪在地上。
“哥哥,你这是要干什么!”
糜贞连忙喊住抬起长枪就要下劈的糜芳。
“啊,这,我差点忘了。”
糜芳被糜贞提醒,尴尬的放下手中长枪。
“几位大人!我等身上并无财货,请绕过我们!”
老人不断的磕头,祈求,希望自己能过被放过。
“老东西,我糜家与大法师来施恩,你跑什么,找死吗!”
姜源叹息一声,站起身,打断了糜芳。
“老丈人,我等乃是刘皇叔麾下,特来赈济山民,糜芳,速速埋锅做饭,给他们一些饭食。”
老者听说是来赈济山民,吓得浑身哆嗦,不住的磕头。
“使不得啊尊驾,使不得啊,我家中二孙尚在襁褓中,儿子早夭,我已老迈,不能从军,请尊驾放我一家一条生路。”
老人不住的抱住姜源的脚磕头,一旁两名衣衫不整的女子也低下头啜泣,怀中的婴儿啼哭,让姜源万分揪心。
“老丈,我等真的不是抓人充军的,糜芳,将拿一批布来,赠予二位大嫂。”
不一会儿,就有健仆拿着一匹麻布扔在那两名妇人怀中。
“老丈,这些布匹你拿着,我们是来赈济山民的,等锅中粥饭好了,还请你将刚才离开的山民叫回来。每人都可以领一碗粥,每名妇孺都可以领三尺布。”
听了姜源的话,老丈人不仅不欣喜,浑浊的双眼中,反而闪过一丝决然。
“请尊驾放过我家中孙儿媳妇,我愿从军,请尊驾不要再为难我。”
看着老人布满裂痕的脸庞上视死如归的神情,姜源一阵愕然,这和他所想象中赈灾的场面似乎完全不一样。
“老丈为何会认为我是来抓人的。”
姜源似乎问到了老人的痛处,老人花白的胡须不住的抖动,嘴唇蠕动,强憋着泪水,缓缓开口。
原来当初刘表治下之时,也是用赈灾这一招,哄骗大批山民下山,然后全部抓走充军,他的大儿子就是这么失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