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书台,最早雏形产生于秦朝时期,那时候还是归属于少府。及至汉武帝时期,为了加强皇帝权力,削弱丞相和御史大夫的权力,尚书因为主管文书的职责,传达皇帝的命令,地位逐渐重要。
最初的中尚书令启用的是宦官,主要是为了方便出入宫禁,但后来除了宦官担任尚书外,也有士人担任尚书,比如士人张安世就曾于武帝时担任尚书令,汉元帝时,宦官弘恭、石显先后为尚书令,“权倾内外”。由宦官典尚书的制度,受到大臣激烈反对。到成帝建始四年,终于专用士人。
及至东汉,光武帝意识到前汉覆灭的原因在于权臣专政,于是有意削弱相权,而汉朝的宰相权力右太尉,司徒,司空掌握,位居三公高位,所以着力架空三公权力,将相权的实际权力转移于尚书。
尚书机构称台,有令、仆射各一人,尚书六人,分主六曹。令、仆射之下有左、右丞各一人,“掌录文书”,并检查各项事务是否按时完成。尚书之下有侍郎三十六人,分属六曹,主起草文书;又有令史十八人(每曹三人),主抄誊文书。此时尚书台已成为组织复杂的机构,成为政府的中枢,号称中台。
此刻的张明决定前往尚书台,虽然他已经初步掌握了皇宫禁军,但是皇宫禁军毕竟不能处理政事,更何况以这个时代的文化水平,教育几乎被垄断在世家手上,处理政事毕竟不同于打仗,它是需要一定的文化基础的,所以世家掌握了教育垄断权力,也就等同于掌握了大汉的官僚体系。
这也是为何张明掌权十几天来,从来没有主动去碰官僚体系的原因,因为不管怎么换都是世家,既然如此,何必在换,一旦擅自变动,反倒容易生出祸患,更何况,他又不着急一时,如今的他左手掌握守城军队,右手掌握皇宫禁军,再加上安抚底层百姓,世家处在中间,也难以掀起风波。
饶是如此,但张明也还是需要了解这个时代政令的运行方式,否则等战争结束之后,这群大臣一定会用各种理由干涉自己掌权,从而维护自家的利益,当然学习过后代历史的张明知道,皇权的集中从来都不是一蹴即就的,每一次皇权的集中必然都是相权的没落,直到明朝废除丞相制度,建立内阁制度,皇权才完成了彻底的集中。
“崔明,准备天子车驾,朕要亲往尚书台。”张明小声的交代着。
“是,陛下。”崔明说道,随后便离开了高门殿开始吩咐。
自从崔明成为中常侍之后,宫内的大小事务皆有其掌握,天子车驾也不例外,这也导致了最容易接触到陛下的奉车都尉王斌,本来以为陛下掌权之后,他们作为陛下身边的人,有机会获得重用,然而现实是残酷,当今陛下很少乘坐天子车驾,所以他作为奉车都尉,其实地位是非常尴尬的。
好不容易陛下终于又一次使用天子车驾,王斌已经在想如何找到机会展示自己,他作为前任皇帝的外戚势力,虽然现在陛下身边已无外戚,但他依旧不甘心。
待陛下和随侍太监宫女来到天子车驾处时,崔明已经在此处等待了,而王斌则已经安排好了车驾和随行的侍卫,陛下刚欲踏上车驾,王斌便开口道“陛下,尚书令,尚书仆射这几日都不在尚书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