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雷音寺内,金碧辉煌,无分昼夜。
宝莲台上的如来正在打坐参禅,见观音风尘仆仆来此,问道:“观音尊者,何事如此急切?这可不像你的行事风格。”
“若只是小事决不敢叨扰,实则这唐僧不知为何心性大变,大造杀孽,特来禀报以求解决之法。”
观音将所见所闻一一据实道来,如来沉思片刻道:“尊者可知这唐僧为何人投胎转世?”
观音自然是知道的,否则也不会特意选中唐僧为取经人,但她又担心自己揣度错误,便脸不红心不跳道:“不知,还望佛祖能解释一二。”
如来不以为意,解释道:“我那二徒弟,由一知了所化,名唤金蝉子,当初他轻慢我之大教,不遵佛法,我便让他十世轮回转世,体验众生疾苦,再度领会我教之大义,掐指算来,这应该是第十世轮回了吧。”
“难道这唐僧已经觉醒前世金蝉子的记忆?”观音疑惑。
“听你刚才所言,想必是了,但他既然觉醒记忆,仍不服输,为师还是得治他一治。他灭杀六贼后,可有异动?”
“不曾有,只是照常借宿,没有偏离路线,仍在取经路上。”
“我让你带给他那五样宝贝,可都给他了?”
观音心下一紧,但立刻随机应变,掏出三顶花帽道:“这锦襕袈裟和九环锡杖都已给了,但这一路艰险,因担忧唐僧遇见徒弟前就将其丢失,故而这三顶花帽还不曾给他,现在完璧归赵?”
“不用。他这小小知了与我传经大业相比,不值一提,既然还没有给他,那就都随你调用吧,不过这其中一顶得给这知了戴上,不能误了传经事宜。”
“了然。”
观音领命离开,心中既忧又喜,喜的是光明正大得了这宝贝,忧的是人家师徒之间的事,她究竟应该如何把握这个度才好。
另一边,已是清晨,将昨天打劫山贼得来的银两,留下一部分后,师徒二人作别借宿人家,继续上路。
崇山峻岭间,甚是难行,师徒二人均身负本事,一路赏花撩兽,倒也怡然自得。
一日,师徒二人转过一个山凹,发现一户人家,许珂上前敲门,打算讨碗热茶喝喝。
“吱呀……”一声,木门被打开。
一佝偻老妇道:“你这出家人,有何事呀?”
“婆婆您好,贫僧师徒二人自东土大唐而来,前往西天拜佛求取真经,途经宝地,因口渴想要讨碗茶喝,不知能否行个方便?”
“师徒二人?不知你这徒弟在何处呀?”
“婆婆见谅,我这徒弟生就一副猴脸雷公嘴,怕吓着您,所以让他看着行李和马匹,您若不介意,我这就喊他过来?”
“不介意,不介意,老婆子我活这么大岁数,什么丑物没见过。而且这求取真经,是造福万民的大好事,长老快请你那徒弟一同过来吧,我这正好还有一锅热茶。”
“好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