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姑性格柔和 却有自知之明 没有把王老太太的话当真 认为是客气话 所以没有顺水推舟地说下次带孩子过来拜见老夫人 而是在关于孩子的问题上谦逊了几句 转而称赞王家教子有方等语 倒更让王家的三代主母高看几分。
待午间饭毕,秀姑告辞之后,王老太太对送秀姑至二门回来的孙媳妇说道:“以后逢年过节 别忘记让惠哥儿亲自去送礼。”
“老祖宗放心,这是应该的。”张氏忙道。
不用长辈提醒,张氏也把这件事记在心头了 已暗中叮嘱贴身仆妇丫鬟到时候提醒自己 免得自己因为一时忙碌而忘记,救命之恩可不是送一两次谢礼就能还得清的。
王太太含笑道:“老太太对张娘子的印象很好。”
“是个聪明孩子 又难得有分寸 懂进退 言谈举止之间颇为雅致 倒不大像是乡野出身的 其
子女受到的教养可见不凡。”王老太太倚着身后的靠枕,忽然想起自己娘家人偶然提过耿李书院 叫张壮的那个孩子似乎在同龄人当中极有才气,“这样的人家前程肯定不会差 宁可交好莫交恶。况且 他们于惠哥儿有救命之恩,咱们更应该拿出应有的态度。”
王太太和张氏婆媳二人急忙点头,表示记住了。
这时,丫鬟递上拜礼清单,王老太太就让张氏念给自己听,别的没什么出奇,十分符合张家的情况,倒是其中的一架小炕屏让王老太太很有兴趣。
张氏忙命人将炕屏取来,供王老太太赏玩。
此屏乃是单扇,红酸枝的底座在王家看来不算上等,屏芯的尺幅不大,却是异色双面绣,让祖孙三代主母格外惊讶,虽然图样是比较常见的松鹤延年和麻姑献寿,但布局有致,配色精妙,绣工之精致完全不逊宫中的手段,甚至更加栩栩如生,不似常人作品呆板艳俗。
王老太太叫人把炕屏送到眼前,自己戴上眼镜,仔细瞧了一番,赞道:“和以前不一样的是这次是半画半绣,画绣两结合,针脚绵密,色彩淡雅,画工、绣工比从前强了许多,比我收藏的几件正宗顾绣都不差,看来这孩子一直没放下这份手艺。”
王太太跟着瞧了瞧,口中称是。
王老太太心中十分喜欢,就把这副炕屏留在房中,直接摆在炕上。
见状,王太太思考了片刻,开口道:“张娘子的绣艺真的不错,满京城里头比她强的不是没有,可是并不多,难怪老太太觉得她不是乡野出身。我说这话,不是将她和咱家养的绣匠相提并论,而是实话实说。我有一个提议,就不知道老太太怎么想。”
“什么提议?”王老太太来了兴致。
王太太笑道:“下重金,请张娘子用心地绣出一件作品,老太太喜欢什么就让她绣什么。这样,老太太得了喜欢的东西,我们的孝心到了,张娘子拿了工钱也能补贴家用,岂不是两全其美?我问过玉霞了,虽然张家经营了那么些年的肉铺,手里头不是没钱,但是供应四个儿子上学读书,只怕那些钱不见得够用,现在来了京城,花费就更多了。咱们比谁都清楚上学练武的花费简直和流水一样,寻常人家没点家底的话可真供不起。”
世人都说穷文富武,意思是练武花费极多,达到了常人不敢想象的地步,但读书也不是真的不花钱,读书花钱的地方也有很多,文房四宝书籍乐器哪一样不得花钱,只是比起练武花得要少一些,学有所成了可以想方设法赚些润笔费。
明显能看出来,张家长子从文,次子大概会从武,不然袁家不会四处打听武将收徒的事情,底下两个小的就不好说了,现在年纪还刚到启蒙的时候。
用心培养四个孩子,张家的负担可不轻。
“你的想法是好的,既帮衬了张家,张家也不会觉得受了咱家的便宜。不过,”王老太太顿了顿,接着道:“得看人家愿不愿意接这个活儿。虽然我没见过张娘子的相公,但从调查得来的那些结果中可以看出,是个极好极顾家极心疼妻子的人,未必就舍得娘子辛苦。”
“这倒是,不能强求人家必须接活。”
王太太说完,就把这个任务交给了儿媳妇,相信她和秀姑会相处得更好。
张氏感激秀姑,自然也希望秀姑可以凭着手艺有所收获,况且袁家和张家关系很好,而她则是林氏的表姐,心中更觉得亲近。
不过,张家初来乍到,万事未备,她没打算立刻登门,而是先问明王老太太的要求。
王老太太想了想,“让她给我绣十二条幅的群仙祝寿图。”
这算得上是大件了,光是定金就十分不菲。
“我记住了,老祖宗,这就着人准备绣针绣线金粉绸绢绣架,等预备齐全了,亲自往张家走一趟。”张氏说道。
王老太太却道:“这样的绣品可不简单,各色针线绸缎东西都多准备几份,宁多勿少。而且,你先别忙着带着东西,人先去,张家娘子答应了再使人送东西。若是人家心里不想接活,你带了东西去,人家接也不是,不接也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