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说入静,首先,要闭上双眼,但不能完全闭上,要留一线余光,同时定住身体,一动不动。
初始静坐,杂念丛生,不需要去管他,你只管牢牢定住身体,一般来说,往往定上很长一段时间,杂念就会逐渐减少。如此每日坚持不懈,就能有达到入静的地步。”
“人入静时,一念不生,却又不昏沉,反而十分清醒,到了这个时候,一口真气自然化生,是为得气。人身有三百六十五个大穴,对应每一年三百六十五天,易数以九为最大,以九归真,所以身上的每一处穴位都应当填满九口真气。”
青袍道士大致介绍着炼己筑基的要点:“一天十二时辰,一时辰六刻钟,只有连续一刻钟都处于入静,这是才能化生一口真气。
如果日修夜睡,且天资不凡,能够做到每一次打坐都入静,那么炼己筑基,便需要百日至一年的时间,所以炼己筑基被称为百日筑基。”
“当真气化生时,其中一半由督脉上行百会再下行到口腔上颚的龈交穴时,会化成金津,另外一半由任脉上行到口腔下颚的承浆穴,会化成玉液,因为舌抵上腭,所以这金津和玉液会在口中交汇,化成一口清香甘甜的唾液,非言语所能形容,又称甘露。
甘露并非单纯佛门的说法,吕洞宾亦有诗曰:白云朝顶上,甘露洒须弥。
道人反反复复将要点讲了几遍后道:“筑基完成后,气脉初通。所谓不通则痛,就是有病疾在身,筑基功夫就是气冲病灶的过程,经脉冲开以后,就如同疏通了一条泥沙堵塞的河道,下一步就可以往河道引水。”
“因此,只有筑基之后,才算是正式踏入武道修行,而后便是养气锻体的功夫了。”
讲解完毕后,他便开始指导众人静坐,首先要身体要直,不能东倒西歪,然后闭上双目,不需要意守丹田或者其他的什么。
“静坐之法,即闭目塞耳,舌抵上腭,收心凝神,调和气息,使呼吸由粗而细,津漫口中,徐徐而咽。”
徐重光闭上双眼,心中杂念万千,脑中的无数记忆如连环画一样不断地闪过。
一会儿,他的脑海里涌现出前世某段动漫的场景,一会儿,又想起他的昨天的衣服好像还没洗,一会儿,又想着自己武功大成,纵横一世的画面。
脑海里如放映厅似的,演完一部电影又演一部,根本停不下来。
不过似乎不止是他,在场的所有道童竟没有一人能够达到入静生津的地步。
道士笑道:“入静,首在一念不生,但刚开始练功,都是杂念纷纷,根本不能断绝,一刻钟起能起数十个念头,心不能定,气不能匀,口舌也是干燥无比,根本生不出津液。”
“那师叔,如何方能不起一念?”徐重光凝神问道。
“初坐之时,谁能无念?佛家云不怕念起,只怕觉迟,道家云,不怕念多,既怕念续,儒家云,知止而后有定。汝当一念起,立即斩断,待令起他念,再斩,随起随断,使念头不能连续,久而久之,自然能够由多而少,由少而无,念无则息无,息无则内息自生。”
说完,道人摆摆手道:“此为静功初步功夫,一定要持之以恒,总有一日能够见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