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十二年,康熙二十岁,过了三年君臣相和的美好时光,在此时期,湘军、淮军已各发展至数万人,天津新军也已有数万人,大清朝可以说是稳如泰山,但是经济发展却不尽如人意,资本主义的发展受各种封建思想的束缚,重农轻商的思想在大清的各级官员的眼里还是根深蒂固,农业苛捐杂税又日益众多,搞的老百姓是苦不堪言。传播新学也四处受阻,左清秋虽然身为一字并肩王,但是康熙绝非善輩,四处学政、督查困扰各地,左清秋心急如焚,但是现在他又不能轻易与康熙撕破脸,毕竟历史有其发展规律,也不能去拔苗助长,康熙在他这个年代,已经算的是相对开明的君主了,虽然与左清秋预期的提升大清国运还相差甚远。
正阳殿
户部尚书纳兰明珠启奏,请求在在京都至木兰围场之间,相继修建21座行宫,预计耗费白银五千万两,分十年建成。
木兰围场是康熙为加强对蒙古地方的管理,巩固北部边防,在距京都350多公里的蒙古草原建立了木兰围场。每年秋季,康熙带领王公大臣、八旗军队、乃至后宫妃嫔、皇族子孙等数万人前往木兰围场行围狩猎,以达到训练军队、固边守防之目的。
本意是好事,左清秋也未加阻拦,但为了解决皇帝沿途的吃、住,这纳兰明珠居然祭出这么一个馊主意。大清朝每年的税银不过三四千两,还要拿出2000两给吴三桂、耿精忠、尚可喜,还有那么多王公大臣们要养活,还有许许多多需要用钱的地方,纳兰明珠身为户部尚书,朝廷的钱袋子,居然想出这么一个想法来迎合康熙。
左清秋不等康熙表态,直接打断纳兰明珠。
“你知道大清有多少地方需要用钱么?大兴土木,这是亡国之君所为,你是想做亡国之臣?”
左清秋的话不可谓不重,但说的也没有错,他的心都是大清国运,他可顾不得你们王公贵族们的享乐。
明珠不敢硬怼左清秋,被他说的不敢言语,低头站在一边,康亲王杰书则忍不住站了起来。
“大清是我爱新觉罗的大清,不是你左清秋的大清,陛下贵为九五至尊,修几座行宫怎么了?难道我堂堂大清,幅员辽阔,还养不起陛下么?”
左清秋也站了起来,冷冷的道;
“大清是天下子民的大清,不是爱新觉罗的大清,李世民说过,水能载舟,亦能覆舟,陛下身为千古明君,如今大清国内外交困,危机四伏,陛下想的当不是个人之享乐,而是国家之安危”。
“你不要危言耸听,我大清国泰民安,何来危?又何来困?”
“是么?”左清秋蔑视的看了他一眼,好一个无知又自大的安亲王。
“好了,两位爱卿不要吵了,建行宫之事暂缓,朕尚年轻,当效法先祖,勤俭节约,励精图治,奢靡浪费之举不可轻行,但明珠、康亲王一片忠心,朕也好生感动。”
“陛下的意思臣不是忠心喽?”左清秋微微已有了怒气,这小康熙真是不大会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