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月,一座巍峨壮观的黄埔大学堂建起来了,可学校虽然建起来了,老师呢?没有老师不是白搭么,正在左清秋愁难之际。
“叮,宿主修建新式教育学堂,大清国运增长,获得馈赠:名师*30”
左清秋打开房门,发现三十个饱学之士正侍立在两边。
左清秋哈哈大笑,天助我也,喊左慈安顿下这30位名师,终于可以睡个安顿觉了。
一觉醒来,左清秋来到这巍峨的京师大学堂,有了老师,他亲自任校长,任命翰林院大学士孙家鼐为管学大臣。户部拨付银两500万两为首期办学经费;以后不敷之数,由户部补足。
孙家鼐并制定了黄埔大学堂章程。《黄埔大学堂章程》,将大学堂分为预备科(简称预科)、大学专门分科和大学院三级。预科又分政、艺两科,政科包括经史、政治、法律、通商;艺科包括声、光、化、农、工、医、算学。预科学制三年,毕业后可升入大学专门分科,并给予举人出身资格。大学专门分科相当于后来的大学本科,分科相当于学院;科下又分门目,相当于后来的系。规定共设7科:政治、文学、格致、农业、工艺、商务、医术。每科下设几个门目,7科共设35门。大学专门分科学制3―4年,毕业后可升入大学院(相当于后来的研究生院)深造,并给予进士出身。大学堂另设速成科,包括仕学、师范二馆,学制3至4年,毕业后可任初级官吏或学堂教习。当年六月十三日正式举行速成科招生考试,十二月二十六日又第二次招考。
左清秋看后,又补充了几条,为举人、进士出身之京官设立仕学院,以习西学专门为主。大学堂应为毕业生代筹出路,其已授职者,由管学大臣出具考语,各就所长请旨优奖;其未仕者,亦由管学大臣严核其品学,请旨录用。精简学科门类,如经学、理学可合并为一门,兵学宜另设武备学堂。
黄埔大学堂筹备完成后,朝野震动,学的都是些那些老夫子听都没听过的东西。
左清秋是懒得理他们了,他的大清国运提升计划正式开始了。首先,他召集京城30岁以下的京官尽皆来学西学,其次,向全国各督抚发出通知,要求各地积极配合和支持黄埔大学堂招生事宜,各地方官接到通知后,先在本地选拔,择优录取,然后再送到京师参加全国统一考试。黄埔大学堂首次招生的是速成科。考生成绩评定采用百分制,以60分为及格,共录取200名学生。
左清秋看着这200位莘莘学子,这就是将来振兴大清的骨干,这就是大清的未来,也是他自己的未来。
这200位闭关锁国的弟子,突然接触了新世界新思想,一下子迅速在京城引起巨大反响,京城四下都繁衍着新学的思想,那些旧的、糟粕的东西束缚人类太久了,他们亟需解放,亟需思想自由。
左清秋想着把小康熙也弄到黄埔大学堂来,可是孝庄皇太后坚决不许,黄埔大学堂学的是妖学,弹劾左清秋的奏折如雪花一般的飞向了小皇帝和孝庄皇太后的案头。在强大的压力下,左清秋不得不回宫述职。
七月七日,正阳殿
小皇帝玄烨端坐在正中龙椅,屏风后面是孝庄皇太后
几位辅政大臣也没有落座,而是肃立的站在台下,文武重臣分列两侧,唯独一个左清秋孤独的站在中央。
索尼向前一步,年纪虽老,但中气十足,“老臣索尼,代帝问询,左清秋大人,请问你兴办的黄埔大学堂,不认真教授经史子集,反而学习妖学,有违祖制,有违国统,你可知罪?”
左清秋哑然失笑,心里想,“祖制?你们满人的祖制有经史子集么?你们不过是塞外蛮夷而已。”
左清秋正视着索尼,那精光四射的眼神盯的索尼心里发慌,“请问陛下,请问索中堂,请问列位臣工,我有违大清祖制哪一条哪一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