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与他韩非有何干系?
“李斯,寡人想让你出使han国,就疲秦计一事向韩王讨个说法,甘罗会一同前往,充当你的护卫。”见过尉缭之后,秦牧又把李斯找了过来。
分析了一通后,李斯建议道:“大王,为何不借这个机会出兵han国,当今六国之中,han国最弱,如今有这么好的借口,臣建议大王出兵灭han国。”
闻言,秦牧面无表情的盯着李斯,直到把李斯盯得心里发毛才开口说道:“李斯,你要寡人出兵灭han国?是为了大秦,还是想着要扼杀韩非?”
李斯被吓得一个激灵,直接跪在地,稽首道:“大王,李斯万不敢有私心,一切都是为了大秦的未来考虑。”
“是吗?”
秦牧随口应了一声,也没喊李斯起来,而是随手拿起一本奏章阅读。
李斯跪在地,脑袋紧贴着地面,冷汗直流,尽管并不好受,但秦牧不发话,他也只能咬牙坚持着,不敢开口。
臣子有私心,这是不可避免的事情,秦牧也不会用圣人的标准去要求臣子,就算是圣人,也有私心。
论迹不论心,论心无圣人。
但前提是,臣子的这些私心不会影响到大秦的国策。
否则,就该死了。
实事求是的说,李斯的提议是对的,六国之中,han国最弱,如今又有开战理由,确实是个好机会。
可,机会是好的,时机却不对。
秦国虽然有着天下无双的实力,但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一是粮食产量还没有跟,一旦开战,能耕种的人会大幅度减少,那么,势必会直接影响到秦国的粮食产量。
当年长平之战,看似是两军交锋,其实是双方国力、计谋等全方位的比拼,在长平之战前,秦赵双方就已经在党厮杀了近三年。
三年多下来,双方都快撑不下去了。
双方几十万青壮劳动力拖在前线,先不说巨大的粮草消耗,后方土地耕种就成了一个大问题,入不敷出那是自然的。
察觉到赵国国内粮草不足,秦国开始散布谣言,并用起了反间计。
赵国向其余国家求援,却被秦国算计,各国都以为秦赵快要讲和,所以没搭理赵国的求援。
赵国心想,求援不行,那借我点粮草总行了吧!
秋收之后我保证归还。
齐国表示五国伐齐有你老赵一份,我不借!
其余各国则表示,赵老二啊,秦老大在盯着我们,我们不敢借啊!
于是赵国这边用赵括替换下廉颇,秦国则悄然把杀神白起派到前线。
赵括贯彻速战速决的最高指示,带兵出战,而秦军佯装败退,吸引赵军深入。
同时,派出两支骑兵迂回包抄,一支用来截断来自党方向的粮道,一支将赵壁拦腰截断。
虽然双方的兵力差距不大,但秦军还是利用高山峻岭之险完成了对赵军的分隔包围。
最后,秦国展示出独一档的动员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