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婆婆带来了一套用过的刺绣工具,送给姜梨作为收徒的见面礼。
姜梨则是从家里厨房里拎出腊肠和腌菜,孝敬给管婆婆这位师傅。
吃完午饭,郑悦然和管婆婆乘着马车回了知县府。姜梨把家里的东西又规整了一下,就拿起管婆婆留下的百花图开始研究,看的眼睛都花了,也没发现到底哪有瑕疵。
不管了,先试着绣绣,光靠看也看不出什么。
姜梨打开管婆婆送她的工具包,看着密密麻麻排了一排的绣针,有种在翻牌子的感觉。
最后选了长度粗细合适的一根,模仿着管婆婆的针法,开始了新的练习。
刺绣这门手艺,靠看和学可以拓展思路,但要增进技艺,还是必须要靠练。
姜梨坐在院子里的小板凳上一个下午没挪地,最后眼也花了背也痛了,就只绣出了一朵小花。而且就这朵小花,看着也是皱皱巴巴的,不如管婆婆绣出来的娇艳。
唉,慢慢来吧。姜梨放下绣布伸了个懒腰,去厨房准备晚饭去了。
晚上姜夫子回来时手里拎了两条鱼,准备放在厨房里养一晚明天再吃。
吃过晚饭,姜梨跟姜夫子说起了拜师的事情,姜夫子听后点点头,让姜梨明天把鱼送到知县府里送给管婆婆。
姜梨无奈,“爹啊,县城那么远,您不会让我走过去吧。而且管婆婆在知县府里帮忙,我随便过去找她,也不知道会不会给她惹麻烦。要是给街上的人再看到我往知县府里送东西,那到时候真要说不清了。”
姜夫子想想觉得女儿说的也对,“是爹想的不周全了。”
“对了,爹。”姜梨把管婆婆的绣品拿过来给姜夫子看,“管婆婆说这幅绣品有瑕疵,可是我看了半天都没看出来,您帮我看看,哪有问题?”
姜夫子接过绣布看了一会儿,“爹不懂刺绣,但是把这幅绣品当画作看的话,”姜夫子指了指左上角的海棠花,“这幅百花图里所有的花都是向着中间的牡丹的,牡丹像是太阳一样,就是这幅绣品的中心。而这朵海棠花,花朵是向着牡丹的方向的,叶子却冲着另一个方向,看着不协调。”
姜梨凑过去仔细观察他手指的地方,发现确实如姜夫子所说,海棠花叶子角度有问题,令整朵花看起来很别扭。
“原来是这样……”想要做出一幅令人满意的绣品,还真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转天,姜梨在厨房里手持剪刀,死死的盯着砧板上还在摆着尾巴的鱼。一人一鱼僵持了大概有一盏茶的功夫,最后还是姜梨认输了。
姜梨拎了一条鱼送到了杜寒露家的猪肉摊上,打算转头把把杜寒露领回家,请她帮忙把家里剩下的那条鱼杀了。
杀鱼这种事情,对于原主来说自然是不在话下。可是姜梨不会啊。
杀鱼又不是知道怎么杀就能下得去手的,姜梨主要突破不了的也是心里那关,所以只能去求助别人。
杜寒露听姜梨说明了来意,接过姜梨送来的那条鱼拿起自己的杀猪刀,跟着姜梨回家了。
姜梨坐在厨房门口,一边摘着菜欣赏杜寒露娴熟精湛的刀法,一边有一搭没一搭的跟她聊着天。
杜寒露:“昨天,媒婆又去我家了,说的是村东头杂货铺的二儿子。”
瑜镇这边有正月里不说亲的规矩,所以杜婶子想在年前给杜寒露敲定一门婚事,等开春就把女儿嫁出去。
“村东头杂货铺家的二儿子……”姜梨回忆了一番,并没有什么印象。
“那你是什么想法?”姜梨问。
杜寒露没有说话,沉默了半晌后突然说道:“今年瑜镇都这么冷,也不知道京城会冷成什么样?”
“京城?”姜梨把手里的菜一扔,站起身不敢相信的看着杜寒露,“你不会还对尹博文念念不忘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