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贫道手里还有千余石红薯种,将送与诸位抵制灾情,一亩土地大概需要六斗至七斗的种子,至于红薯的生长习性,都记录在一个册子上了,也会一并送与诸位。”
长孙无忌闻言,对着韩子皓叉着手,重重的行了一礼,高声激昂,“韩庄主,若真如此,你就是大唐无数百姓的救命恩人。”
李世民更是激动地抓着韩子皓的手臂,颤颤巍巍地说道:“韩庄主,朕替天下百姓谢谢你,朕要好好赏赐你,你要什么赏赐尽管说,朕通通答应。”
激动地连称呼都变了,幸好院子的农妇们离得远,而且专心清理着蝗虫,没有听到几人的对话,要不然怕是引起一阵慌乱。
韩子皓在心里默默叹着气,该来的总会来,他在内心思考着对策。
“为百姓奉献一点微薄之力,乃是我等修道之人义不容辞的责任,圣上若是非要赏赐,请将周围的数百亩荒地赐给贫道吧。”
“没问题,这些田地都赐给你,”李世民痛快的答应了,语气愈发高昂,“这些赏赐还不够,朕要封你为司农。”
司农?韩子皓懵了,焉不知贞观后期最出名的宰相马周,大名鼎鼎的骆宾王初次获得的一堆官职大多也只是七品左右。
韩子皓了解历史,但是不了解朝堂,司农虽是四品官,但职责是管理百姓种植庄稼,而马周可是入直门下省,兼任监察御史、中书舍人等,看似官职品阶低微,实则圣眷正浓,在朝堂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李世民原本认为韩子皓只会会些医术,是属于天资聪慧,而并非满腹才能。
现在知道韩子皓不仅发现了红薯这样的神物,还将其成功的种植、收成,可见这个少年的农耕一道不亚于他的医术。
民以食为天,李世民对这句话理解的十分透彻,所以决定让韩子皓进入朝堂。
真坑啊,怎么又要封官,像个狗皮膏药似的,甩都甩不掉,韩子皓在心里暗骂,脸上却不敢表现出来,立马行了一礼,叹着气,“贫道非常感激圣上的恩赐,关乎司农一职,贫道年幼,不胜其任。”
又拒绝了,饶是以李世民的气度,被三番五次的拒绝好意,也忍不住恼怒起来,场面一时间有些尴尬。
“二郎,韩庄主还未曾束发,即便你求贤若渴,也不能如此急躁。”长孙皇后温和的声音传入众人的耳边,李世民和长孙皇后多年感情深厚,瞬间就明白了话中的真正意思,立即笑道:
“确实是朕心急了,少年心性自是受不了朝堂的严肃,既然你暂时不想做官,司农一职就算了。”
思索片刻后,又继续说道:“倘若此次成功的抵制了蝗灾,朕会满足你一个条件。”
韩子皓见状松了口气,不强迫我当官就行,满足我一个条件?我的条件是你们以后别来烦我,你会答应吗。韩子皓暗自嘀咕着,不由得有些后悔,为什么要把灭蝗的方法和红薯交给他们,这下好了,被李二抓住再想跑可就难了。
心里感到后悔,但若是重新让他选择,他依然会选择这么做,了解唐朝历史的人都知道,贞观二年的蝗灾是中国历史上最大的自然灾害,死伤无数,韩子皓是无论如何都不可能冷眼旁观的。
待烈日移至天边,李世民等人向韩子皓告别,韩子皓站在庄子大门,望着李世民等人离去的背影,随手擦拭了下额头,甩下几滴汗水,“终于清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