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过饭,李礼便扮作一个小童,和兄长李筠一起乘坐牛车进城。
这牛车是李父为了方便李筠上学,特意与一户人家约好的。
路上,李筠问李礼道:“阿礼,你去县里是有什么事吗?”
李礼点头,“当然,极紧要的大事。”
李筠听了却有些心慌,“阿礼,县里和村里不同,你别顽皮惹事。”
李礼转过头,从上到下的打量了兄长一眼。
父母的优良基因在那儿,她兄长的身高在同龄人中算高的,但很有些文弱,可以说,她要是揭下脸皮不要,手脚牙齿全上,放倒她大兄完全没有问题。
“放心吧,我知道,莫荆不在,我肯定不和人打架。”
李筠直着眼怔住,一时不知道是该放心,还是郁闷。
李礼很有兄妹爱的安慰了一句,“你放心,我是去干正经事。”
“什么正经事?”
李礼眉头高挑,“一是考察市场,二是为了你好,也是为了咱们全家好。”
李筠不太明白,李礼也没多解释。
她兄长是真正的十岁小郎,察觉不出自家的异常,但她可不一样。
他们住在哪儿?
山野乡村。
父母什么职业?
男耕女织,她瞅着,还都不怎么勤快。
但他们吃的什么?
顿顿有酒有肉有米。
啥家庭条件啊,经得起这么造的。
所以她笃定,她家肯定不是普通农户。
她要去县里,一是因为坐吃山空,不是长久之计,二来,是为了兄长李筠的前途。
魏晋以九品中正取士,即以中正官对士人的品评来定官职。
品评主要有三个内容:家世、行状、定品。
虽然朝廷定这制度的初衷是以行状为依据,家世作参考。
但中正官是什么人,是士族啊,屁·股决定脑袋,所以真正施行的九品中正,是出身寒门者,行状评语再高也只在下品,而出身豪门者,行状不佳也能位列上品。*
这就是所谓的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了。
所以,李筠若是以寒门农家之子参加评定,仕途就有限得很。
若是太平年代,小富即安也不是不可,但偏偏魏晋是什么大环境。
五胡十六国,出了名的动荡不安的乱世。
虽然如今瞧着,国家繁荣昌盛,百姓安居乐业,很有盛世太平的景象,两年前,还灭了吴国,实现了天下一统,国力更是蒸蒸日上。
李礼历史一般,也不知现在是历史劈了叉,还是乱世在路上。
但这都不妨碍,她带领全家追求更好的生活。
牛车很快到了县学,李礼拿捏好天才神童的架势跳下牛车。
现在是太康三年,她一个哲学系学生,穿越到这个喜好谈玄、爱好清谈的时代的第五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