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贼和尚,人家才十二岁,怎么写情,我热你祖宗。”
朱琰暗喜又是道送分题,不用检索诗词他也能写出来。
入山投谒得道僧,求教师说因明。
......
曾缕多情损梵行,入山又恐别倾城。
世间安得两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
这回他选择用赵孟頫的赵楷书写,赵体苍劲浑厚宽绰秀美,既有庄严法相又潇洒天真,用来写佛又写情最合适不过。
这一局又妥了。
正在众人绞尽脑汁、抓耳挠腮之际,评委们则在认真评赏一篇诗词。
“嗯!不错,虽然略欠火候,但已经摸到境界了。”
“还行,到底是年轻了些,为赋新词强说愁。”
“你们来看看,这是梅雪闻的诗文,不愧是年轻一辈魁首,这等诗文便是到了汴京也可以一较长短。”
“不错,不错,我看可以将这首词评委第一了。”
“嗯,我看行......”
“呜......”
正在大多数评委要一至评选出第一篇第一名时,却见张太守捧着一份诗稿嚎啕大哭。
众评委赶紧为过去一探究竟。
“张太守为何如此悲恸?”
张太守擦干眼泪道:“让诸位见笑了,实在是因为看到恩师遗韵,一时情不自禁。”
“诸位看这篇词稿,笔力遒劲,行书洒脱,便如我师东坡先生亲笔写下一般。”
“再看这篇词文字里行间的旷达之意,这更让我想起当年跟随我师春日出游。
当时归途遇雨,我等只觉狼狈不堪,只有他老人家潇洒自如,竹杖芒鞋,轻蓑烟雨,一任平生,何等豪迈,只可惜…唉!当此怀思佳节,又见此佳作,让我怎能不思念他老人家?!”
众人一一传看诗稿,登时赞不绝口。
“好字!”
“好词!”
“果然有东坡遗韵!”
“此中有我儒家真意!”
“大才呀!此篇当为首魁!”
“写词之人是?”
......
跪求评价!跪求鲜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