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想起李铭一爱好,兵器和机关,但是大唐的好工匠铁匠,都被严格入册,不得离开规定的区域。
幽州贫瘠之地,自然没有好工匠,连铁匠也是稀缺,李铭苦于无奈,只能望洋兴叹,只会打锄头的铁匠,有啥用!
李世民自信满满,就不信你不道:“铭儿,只要你能想到两全其美的办法,朕许你带走十名能工巧匠!”
“父皇,十名能工巧匠能做什么,三千软甲骑兵,配置手弩加袖箭,要三千套,十名一天最多修复十几套,一旦战事紧急,损坏至少是百套。为此不得不人手备两套,重不说,还得用少带弩箭为代价!这怎么深入突厥,与之战斗?”
李世民难得老脸一红,的确太少了,不过,大唐的工匠也不多,为不过万,在长安的有三千工匠。
“可以用弓!”
“三千软甲骑兵,用速度取胜,命中高取胜,不是用数量取胜!在骑马时候用弓,速度慢,命中低,父皇!”
李世民语塞,只能说:“一百名,不能再多了。”
“谢父皇恩典!”
一百个,数量不少了,至少不用每隔一段时间,就要往长安运送损坏的手弩,手弩和袖箭精密度高,在北境因为天气原因,容易损坏,修理难度高。
这下省去很多麻烦了,不用再送到长安修理,直接在幽州维修,以后三千软甲骑兵就可以实现长途跋涉!
李铭早有办法做到两全其美,只是看李二不爽,总是时不时二,还没预兆。
“太子学才兼备,品德高尚,众人皆知,自然入选这关,绰绰有余,不如破格入选,先在院部教务司内学习,待学业有成,再酌情考虑,入院部任职。这样父皇没有失言,也没有不经过院部考核,直接任职。”
妙啊,妙啊,李世民暗道,自己怎么没想到呢?
这样一来,没有败坏院部的名声,又树立榜样。
所有人知道后,便会说连太子,都要走院部这个门,证明大唐之后,谁来都不成,太子也得从头开始。
等太子以优异的表现,脱颖而出,再给他安排个职位,妥妥当当,没有人再会说三道四。
“孔爱卿,不知这样可否,朕无毁金口玉言,院部初衷不毁。”
倔强的孔聂铮仍为起来,跪着说:“微臣有罪,请陛下责罚!”
“朕知道孔爱卿忠心耿耿,朕思虑不周,亦有有错,此事就此揭过,朕不损威严,卿不损孔后人名声。”
李世民再次扶起孔聂铮,这次没再反抗,站了起来,帽子由李世民帮其带,并且为其拂去朝服灰尘。
“谢陛下成全。”
“君臣齐心,才能天下太平。章程已出,就各司其职,朕已经迫不及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