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洞很深,坡度却很小,表面虽落满灰尘,却明显能感到是人工打磨过的。
黑暗,刺激,奇幻,如同拉开小叮当的抽屉,在时空隧道穿行,没人知道接下来会看到什么。
在漆黑的树洞里滑行整整五分钟后,一元噗通一声坐在了一堆黄土上。
与此同时,她看到了天边的日出。
石剑也跟着出来了。
四人站在一座山头,身后是高耸入云的参天大树。
他们走到山顶,俯瞰间,发现了一个村庄。
触目所及,无不震撼!
几个男人穿着素衣草鞋,扛着锄头朝农田走。
女人在山下的小溪边用木棒敲打衣服。
家家户户都有院子,却没有门,鸟语花香,如同人间仙境。
石剑看呆了,使劲揉了揉眼睛,恍然如梦道: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一元眉毛一抬:“呦?背的倒挺顺。”
“可这怎么回事?伏城,你是怎么找到这里来的?”石剑疑惑。
四个人蓬头垢面,看着山下的风景。
伏城开口说,“在我们的生活中,有现实和幻想的区别,每个人都想着能一夜暴富一晚成人上人,所以很多此类的小说影视作品大受欢迎。
但是畅想完之后,又不得不回到现实,对比起来也有些痛苦。
文学家的幻想跟我们不同,他们能描绘出来让人入胜,外国最出名的是‘乌托邦’,而我国则是‘桃花源’,给了后世人无限美好的遐想。
两者其实想要表达的意义相近,不过对当年背诵全文的桃花源记了解的更多。
当年老师讲解很透彻,里面的生活相当符合老子那种‘老死不相往来’的理念,是很多不得志文人极为理想的生活。
等到现在再来看的话,感觉里面的生活并非如此。
如果你们还记得的话,这篇文章讲的就是一位渔民顺着溪流一直走,最终迷了路来到一片桃林,桃林很大很美,而且没夹杂一颗其他的树。
等到了桃林尽头也就是溪流的源头,发现有座山,山上有个口子微微透出了光,他好奇从那个洞口进去,开始很窄,等到走了几十步才开阔起来。
里面是一个非常和睦的村落,有良田、桑竹,连服装都完全一模一样,双方都很惊讶,交换了消息后才知这里人都是先秦时期为躲避战乱而隐居。
被款待了几天,这位渔民离开沿途做了标记,并禀告太守,太守再派人去找,但那些人都迷了路,只有一位隐士欣然前往,但似乎没有找到还很快就死了,此后就再也没人去找寻。
看起来一切都很美好是不是?
然而……
在魏晋时期,墓地的构造就是有小口,前窄后宽,古代人尤为重风水敬死亡,对于生活在这种地方是绝对忌讳的。
然后是沿途经过所遇到的那些植物,桃、竹、桑。
桃树,在古代有着辟邪的意义,能吓退恶鬼,比如桃木剑。
桑树生命力极强,古人认为墓靠着桑树能庇佑后代。
竹,则是在人死后一般都会放几片竹子在最下面。
还有诡异的,他们在里面过了五百年左右隔绝的生活,还能跟外人穿的一样,从他们不了解外面的世界里能看得出来没人出去过,那怎么可能?
莫非是寿衣?
且这么多年等于都是近亲产物了,既然没有一个畸形儿?
从生物学角度来说都不可能。
最后,所有人都找不到那个地方,就一个隐士高人去了以后回来就死了,那他找到没有?
是不是被吓到了或是感染了?
这些地方如果连起来都指向了一个可怕的事实——所谓的桃花源,其实就是死人的所在!!!
陶渊明作为一个著名文人,其开创了田园诗派,渴望的是宁静、自由、祥和的生活。
可惜的是他生活在东晋,熟悉历史的都知道,那个年代跟这几个词完全沾不上边。
这篇‘散文’成于公元421年,他已经57岁了,已是多次辞官,那年正好是宋武帝刘裕称帝的第二年,陶渊明实在见证了太多。
北方异族战乱不休,南方也没好到哪里去,权臣拥兵自重,多处民乱,皇室跟门阀之间争夺权力,再到刘裕一路的杀伐,或许在陶渊明心中,唯有那片沉寂的墓地才能在这乱世之中称得上安宁吧。
这一路我发现了桃桑竹,并全部做标记。
等到半山古墓的时候,我就觉察到一些蹊跷。
我所做的标记冥冥之中像一个字,于是,我试着把这个字写完,最后的树洞就是进入桃园村的入口,而那个字,就是——“死”。
换句话说,来桃园村者,出桃园村者,都会死。”
“老天,这都能被你推理到?可我们是来调查死者身份的,绝不能死在这啊!还有,如果这里村民起冲突,恐怕…”石剑担忧道。
“不会的,”伏城说:“从一路的轨迹看,玻璃,沥青,油漆,这里有现代文明的气息,显然,村子是有人接受,或者被引导过外界文明。
走吧,我饿了。”
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