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光启听了,严肃地对孙元化说道:“今日天文之辩的详细经过,不管是司礼监那边,还是其他衙门那边,肯定都会有人向皇详细禀告。老夫这边,更是不能缺。”
说到这里,他叹了口气说道:“天文之辩其实还好说,但是,有关……有关那些事情,却是非同小可。你……老夫都是有很大干系的。一味否认绝非老夫之作风。”
说完之后,徐光启竟然又叹了口气说道:“他说得也没错,食君之禄,忠君之事,万万不可忘之脑后。该是老夫的责任,又岂能推给他人!有关西夷的事情,定然要查个清楚,方能给皇一个如实交代才好!”
看到孙元化想说话,徐光启就抢先一步又说道:“此事从别处查证,耗费时日不说,也不一定能查证出来。唯有亲自去问问刘伟超,得知来龙去脉,方能进一步核实刘伟超所说消息是真是假!”
之前的时候,一是消息太过震惊,二是汤若望在场,那样的场合,他也没法追根问底。
而如果徐光启亲自去登门拜访,单独说话的话,就会少很多顾忌,说不定能得到更多的信息。
因此,他才和孙元化说,他要赶在明天给崇祯皇帝奏章之前完成拜访之事。如此一来,最佳时机自然是傍晚时分去刘伟超的暂居之所拜访。要不然,京师这么大,就一个下午时间去哪里找刘伟超?
孙元化听了,也明白徐光启的决心,便不再劝说,而是对徐光启表态道:“那学生陪您一起去!”
“这样不妥!”徐光启听了,却是摇头说道,“再怎么样,你也是文官,很快就会得到皇重用,不方便去司礼监秉笔太监的私宅。至于老夫,责任之所在,乃是义不容辞!”
孙元化听了,有点急,便坚持道:“那恩师稍等,学生回头去核实下那王承恩是否在宫里当值?如果他当值的话,那学生就不反对了!”
徐光启知道孙元化是为他好,稍微犹豫了一会之后,便点点头,算是同意了。
孙元化见了,便马再建议道:“恩师,人中刚好在京师,不如以他的名义去拜访,您扮成他的随从,也好掩人耳目!”
人中是陈子龙的字,徐光启著名的《农政全书》,其实生前并没有发表,而是陈子龙收集整理徐光启的书稿之后出版的。
这个时候还是举人,要到崇祯十年才会中进士,因此就不会引人注目。
徐光启听了这个建议,稍微一想,也点头同意了。
于是,孙元化就立刻去准备了。
………………
与此同时,在皇宫大内,崇祯皇帝正埋首在如山的奏章中。边的轮值太监,是司礼监掌印太监曹化淳。
本来今日不是他,但是他老奸巨猾,知道今日有天文之辩,涉及到刘伟超,也和他曹化淳有间接关系。因此,他就调整了下,自己跑来伺候崇祯皇帝了。
崇祯皇帝一直在批阅奏章,或许是看东西久了,眼睛干涩,揉了揉眼睛后并没有休息的意思,还在批阅奏章。
曹化淳看得有点心疼,他是崇祯皇帝还在信王府时候的老人,知道崇祯皇帝的脾气,比较犟的那种,他要是直接劝崇祯皇帝休息的话,不会有什么效果的。
因此,转头四顾,想着有什么来分崇祯皇帝的心,让他休息一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