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公诚声音爽朗,不疾不徐开口道:“若要分说这青州武道的情况,大致可以有两种粗略的分法,其一是分为青州盟与非青州盟,其二是分为积年成名武者与近来新起之秀。”
“其中成名武者和青州盟武者有所重叠,因为青州府有数的成名武者几乎都加入了青州盟。那么其实值得说道的也就是两类武者,青州盟强者和青州近年来的后起之秀。”
“先说说青州盟吧,不过其实不说大家大致也清楚。众所周知,这青州盟内共有一百零八个席位,其中玄光武者共计六十有二,几乎囊括了全青州玄光以上的高手。而这一百零八席又以前十二席为尊,号称十二长老,所以这十二个席位又称为长老席。长老席中最有名的高手不消多说,自然就是青州城主石敬,青州第一剑客宁尘及青州第一刀客段岳这三人。
至于其他几位长老想必大家也同样已是如雷贯耳,不需要老夫多说了罢。
只是,有一件事却是十分紧要。
诸位应该知道,他们十二人乃是上一次青州大会比试时所决出的。如今四年过去,其中多数人依然各居原位,不过第十二位的慧玄师太据说旧伤复发已经闭了死关,若是伤势无法恢复,眼下这长老席怕是要空缺一个。
因此,这空出的席位必然就是此次青州大会的重中之重。
替补的热门人选有不少,其中最有利的争夺者有三,其一自然是青州盟内排名第十三位的高手,寒山寺方丈常寂。
常寂大师早年有过奇遇,当时他的名字还不叫常寂,而是柳寒山。
柳寒山武道不显却唯好佛经,有一次恰逢一位其貌不扬的行脚僧人路过,那僧人见他通达佛门经意,认为其与佛有缘,便传了他一拳一掌和一张丹方。柳寒山遂皈依佛门,在青州城郊外荒山上建起了寒山寺,自此潜修武道。
四十余载过去,世事变迁,当年不起眼的柳寒山也已成为今日青州盟的常寂大师。
常寂大师性格温和,听闻别人问起此事倒也知无不言,将往事一一透露了出来。也是因此人们才终于知道,当时他得自行脚僧的那拳便是般若拳,那掌便是千叶掌,而那张丹方则是顺气丹。
谁能想到那名衣衫褴褛的行脚僧竟然会是如去寺的云游高僧,虽然般若拳、千叶掌以及顺气丹在如去寺不过是最寻常的物什,但放在在青州可算是了不得的好东西了。
消息传出后,众人纷纷羡慕常寂的运气。羡慕之余也难免透露些许酸味,认为柳寒山之所以能够成为常寂,也只是靠着运气罢了。
常寂不愧是佛门大师,他听闻后却毫不生气,反倒坦坦荡荡地承认下来。他坦言道自己即便有了奇遇,也依旧花了半甲子以上的功夫苦修才勉强达到了玄光中期顶峰,若要再上一步此生都未必能够了。
可见,常寂大师自身的天赋却是差了些,不及那些更具天资的玄光后期武者。
不过四十余年苦修生涯也让他的根基变得无比雄厚,至少在玄光中期这个境界上青州应该还没人能胜过他,所以他这长老以下第一高手的身份绝对是当之无愧的。因此老夫断言,若要论这一届青州大会空余的长老位子谁是最有力的争夺者,常寂大师无疑是其中之一。”
说完长长一段话,袁公诚嘴皮有些发干,拿起茶杯微微抿了一口。
听到兴起处,众人有些急不可耐,纷纷道:“袁老快别停下呀,快与大家说说那另外两个热门争夺人选又是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