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朱高炽三兄弟,大将丘福、火真、王通,还有兵部尚书金忠等人坐在朱棣下面的小椅子上连大气都不敢喘。
“他妈了个巴子的!帕木竹巴这个混蛋!
早就听说帕木竹巴一族在高原巧取豪夺,可没想到能把事情闹到如此的地步!
给朕下旨懿,褫夺帕木竹巴所有的封号,让张景万把那厮押送应天,朕要亲自处理!
再下旨懿嘉奖张景万与内邬二人,赏赐三百里牧场给内邬家族、另在南昌府(张景万老家)划出良田三百亩赏赐给张景万,着另其二人各自统帅蕃汉军队进驻康定,随时准备接应大军入藏!”
“上位!高原气候与中原不同,我中原军队一旦上了高原怕是难以发挥出其应有的战力啊!”
同庆侯火真对此表示出了异议,毕竟高原难以征讨是从唐朝就开始了的。
自古中原军队征讨青藏高原,最多只能道柴达木盆地的南缘为止,再往里深入可就有些受不了了。
“火真你即刻去三千营挑选一万蒙古精锐骑兵,星夜赶赴康定与张景万二人会师。
另着丘福调取兰州卫、岷州卫、泷州卫、神机营、五军营共六万大军进驻昌都,昌都再往西南便是难以登上之高原。丘福你部军马莫要深入,于昌都周边设置营垒以为后援。
火真你与内邬再多征募些高原藏军,此战若是需要深入拉萨等地作战就要靠藏军和蒙古精骑了!”
朱棣言及此处,不由得揉了揉酸涩的眼角。
显然,时常反叛搞事情的乌斯藏都司让他很是头痛。
“召集兵部和内阁开会,今天要商议出来一个善后的办法。乌斯藏叛乱本身不是什么大事,重要的是每次叛乱被平定之后都消停不了几年就又开始作乱了。
朝廷的人力物力不能被乌斯藏都司缠住,今后北方的蒙古、东北的女真、西域的哈密卫都需要投入大量的财力。
告诉解缙、杨士奇等人立刻进宫来,今儿个想不出个好办法就都给朕摘了乌纱帽走人!”
不过要说这人幸运起来,张嘴便是有食儿吃的。就在朱棣很烦躁的时候,姚广孝带着朱瞻基和他写的策论进宫来了。
“主子,国师带着太孙在殿外等候,不知主子何时宣见?”
朱棣听着小太监的声音犹如天籁,立马挥手示意他将姚广孝二人给带进来。
而下面得朱高煦听闻朱瞻基来的时候,却是不屑的撇了撇嘴。
“小崽子居然也来了,乌斯藏这么大的事情老头子居然也让拿崽子参与进来,真是成何体统!”
不过朱高煦是个典型的嘴上笑呵呵,心中妈卖批的人。朱高煦看着朱瞻基进来,赶忙起身给了朱瞻基一个熊抱嚷嚷道“大侄子!昨天晚上回去的那么早,咱爷俩还没好好的叙叙旧呢。
你二叔我刚从贵州平叛回来,就在昨晚中秋夜宴见了你那么一面。
怎么的,现在大侄子你不喜欢二叔我了,昨天晚上居然都没跟你二叔我敬酒就跑回去了!”
朱瞻基不着痕迹的从朱高煦的怀抱当中挣脱,然后也是一脸灿烂得笑容回应朱高煦道“二叔莫要怪罪于小侄,小侄昨晚吹了些风、偶感风寒才回去休息的。
今日身体没甚子大恙了,才来见二叔的!”
朱瞻基可烦朱高煦烦的要命,敷衍了朱高煦一番便挪腾到朱棣身边去了。
而朱棣呢,此时正在与姚广孝一起看着朱瞻基写的策论发呆。根本是没空搭理朱瞻基这小子,于是乎朱瞻基又被朱高煦与朱高燧二人拉过去问东问西了。
姚广孝这人办事最烦那些子繁文缛节,进来之后大剌剌的便坐在朱棣身边,直接将手中的策论递给了朱棣让他自己看。
“怎么样?太孙的策论,上位可还是满意?
尤其是边关之策,虽说言语间略显幼稚,不过一计一谋都是精妙之论。
只要让熟悉边关局势的将军还有老成持重的内阁大臣们好好研究一番,就能有一个行之有效的范本了!
正好现在乌斯藏叛乱,不如就借此机会试验一下?”
朱棣在这边一字一句的细细阅读,姚广孝就在旁边不断的插科打诨。
不过朱棣倒是不厌烦姚广孝的举动,毕竟姚广孝说的也正是他心中的想法。
朱棣冲着姚广孝招了招手,趴在姚广孝耳边小声嘀咕道“待会你亲自润色一下这篇边论,然后差人将这策论送去东暖阁。不要交给解缙,直接召集杨士奇、张辅、金忠、杨溥、蹇义、杨荣、夏元吉过去。
你亲自主持,朕给你三天时间商议出来个大概。
对了,跟他们说这策论是你与朕所写。基儿只是参与其中,也提了一些关键性的意见而已。”
朱棣这番话透露出来两个信息,第一是朱棣想要保护朱瞻基。毕竟树大招风,九岁孩子写出这样的策论有些太过于妖孽了。朱棣对外宣称这篇策论是自己与姚广孝所写,而朱瞻基参与其中,这既能让别人觉得朱瞻基是个天纵奇才又不会过于妖孽。
这第二嘛......就是朱棣看不上解缙很久了,要不是修永乐大典用的上解缙早就给他打发走了。
朱棣吩咐完姚广孝之后,便转身对阶下众人说道“没事就都回去吧,然后记得把朕刚才交代得旨意传下去。
基儿你留下,待会子陪大父一起去东暖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