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5) 1924年底,在军校学习了7个月的顾剑程毕业了。恰逢陈炯明部队叛变,广东革命政府组织东征军,分三路讨伐。1925年1月,军校师生抵达汕头,在大操场举行东征誓师典礼。2月,校本部东征军由黄埔长洲岛乘福安舰出发。 黄埔军校成立教导团,第一期毕业生全部参战。黄埔岛上,学生情绪激昂,从母校的操场走向了炮火连天的战场。早春的广东,温暖而潮湿。初出茅庐的黄埔军校生亲身经历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战争,在惠州淡水城外打响了。 战场上,机关枪不停地扫射,大炮不断轰炸,子弹从头顶,或是脸旁飞过去,旁边不断有战友就地栽倒,血肉横飞。开始,顾剑程紧张到连枪栓都打不开,他深刻意识到,战争的残酷,死人的事就在眼前,原来自己亦是恐惧的。为了攻破城墙,顾剑程,谢维干,帅伦加入由110名士兵和军官组成奋勇队。他们一手拿着驳壳枪,一手扶着梯子,往上爬,不断有士兵中弹摔下来,大家都很紧张,但却没有丝毫退缩,大家都大声喊,“往上爬,快往上爬。”当听到敌军喊,“党军登城了!党军登城了!”他们知道抢城成功了。但是代价是巨大的,军校教导团的士兵,一个班,一个排就牺牲在阵地,血腥混合着硝烟,弥散不去。 3月,校军大败陈炯明主力部队,取得东征第一次胜利。 东征结束后的第二年,黄埔岛上建起了一座墓碑,两次东征阵亡的数百官兵长眠于此。顾剑程后来时常到这里瞻仰怀念昔日的同窗。 5月,驻防广州的滇军、桂军发动叛乱,黄埔岛宣布戒严,校军回师平叛。6月攻占东山车站,平定了战事。东奔西跑的校军返回校本部,有了短暂的休整。 顾剑程躺在床上闭目养神,脑海中不断浮现出征时的慷慨激昂,行军路上的欢歌笑语,还有对死去战友的无限悲痛。睡在左边的谢维干探个头出来,“帅伦,在写什么呢?” 帅伦没有抬头,一边写一边说,“我在记日记,攻惠州城时,蔡光举就倒在我身旁,血肉模糊,那一刻,我想了很多。若有一日,我也牺牲了,这本日记就留给家人做个念想吧。” 顾剑程睁开明亮的双眼,“我们从决定投考军校那日起,就时刻准备好马革裹尸,为国捐躯。要忠于国家,只能辜负父母的养育之恩,忠孝自古难两全。” 在这兵荒马乱的年代里,军人的生命命悬一线,可这些年轻人用汗血和忠诚谱写着人生的真谛。 谢维干大声嚷,“你们别生呀死的,按我说,我们福大命大,长命百岁。”他走到帅伦身边,抓起他的日记本,“看看写了些什么啊。”他看了看,不由自主地念了出来,“党代表廖先生头戴斗笠,脚穿芒鞋,手持拐杖,现身于枪林弹火的战地上。哇,你把廖先生也写进啦。” “有何不可?廖先生气度从容地出现在最紧张,危急的时刻,给咱们黄埔官兵增添了信心和勇气。”顾剑程说。 “当然啦,黄埔慈母可不是浪得虚名的。” “睡吧,我们好久不曾睡个安稳觉了。”帅伦说,其他人也不再吱声,房间内渐渐地响起了呼噜声。 正当东征军班师回省之际,英国、日本镇压在上海□□的工人,引发“五卅惨案”,举国震惊,广州各界更是群情激奋。广州和香港工人为声援上海工人发动省港大罢工。革命政府在广东大学召开由广州各界团体参加的代表大会,决定于6月23日举行10万余人的集会和示威□□。国民党中央党部要求黄埔军校学生及军队参加□□,周主任从军队抽出两个营,学校一个营,约2000人参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