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然是那个国舅孙无忌。”敏儿脱口而出。
看着两人目光都投向自己,“这有什么奇怪,四郎说了这么久,府里日日提防的人,我听也听明白他的为人了。有这个事情,他只怕要小事大之,大事枉之。”
李恪赞许的点点头。“敏儿倒不笨。”
裴敏儿立刻接过来说,“吃了这么多官司,经了这么多事,再没个心眼儿的也该长点记性,不然,娘子郎君白认识敏儿一场了。”
李恪萧妃互相看了一眼,都笑了。
“这孙无忌忽然跟圣人要亲自接了案子审,圣人也不好驳了他面子。就交给了他。”想到孙无忌跋扈的脸,李恪再笑不出来了。
“公主的案子,自然是要案。说不得要个二品的宰相审,只是孙无忌突然发力,不知他下面藏了什么心思。如今上上下下都在不安。怕跟这事扯上关系。”
“杜家的事,跟咱家八杆子打不着。郎君莫要杞人忧天。”李恪勉强笑笑,不再说话。
这事,他从一开始听说,心里就沉甸甸的。总觉得,孙无忌出手,不会这么简单。
泰死之后,朝局更加险峻。本来各种势力尚且可以有所平衡,但泰一死,二哥党的支柱没有了,也就消散了。但是这些人的力量,却没消散。
大齐到了现在,就剩下四大势力了。
第一支力量,自然是李稚,帝党。应该最强的现在却很弱。算起来,该是第二强大吧。
皇帝虽然未能掌握实权,但毕竟是成年继位,太宗当年追随的大臣不少,要想扳倒他,也不那么容易。况且,李稚自从登基,比太宗时更加勉力。十日三朝,变为每日一朝,阅读奏折也并不拖延,在军事上,也不是胆小怕事的君王。登基第三年,出证高句丽之战,大获成功,跟李稚坚持用兵,并亲自控制用兵是分不开的。
天子无失德,跟随他的人也不在少数。
第二势力,也是最强的一个。孙无忌。国舅党。孙无忌是当朝天子的亲舅舅,三朝元老,追随太宗也是颇有战功。拥立李稚,功不可没。
李稚优柔,孙无忌霸道,对稳定李稚的大位也是起了极大作用。只是,日复一日,他手里积累的权力和威望,已经可以权倾朝野,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大齐如今管家人,就是他。
第三势力,其实若有若无。便是吴王李恪,曾经最有可能走向皇位的人。孙无忌第一个盯着的人。
当年事虽过去,但支持李恪的臣子都还在朝堂,跟李稚相比,大臣们更希望上面那个人是李恪。这就是孙无忌忌惮李恪的原因所在。朝堂上,孙无忌忌惮的人越少,李恪的日子越难过。
即便李恪不出手,他也是最有可能对李稚,也就是对孙无忌产生威胁的人。
第四股势力,二哥党或者说是皇子党。隐隐约约。
泰虽辞世,但是,二哥党的追随者也不消停,世事就是这样,已经扬帆出航,那么不进则退。何况,这些人也不都是酒囊饭袋。比如薛彻,算来,在如今的将军里,也是数一数二的。
他们的力量虽散落各处,一旦联手,也未必不能翻天。皇子们谁家没有自己的家臣,谁家在各部里没有自己的人?这些星星点点,一旦聚结,谁敢小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