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吾儿帝王之才,完美无缺!
军屯和名屯,朱元璋自然明白。
可是朱标嘴里的商屯,却是完全让他犯迷糊。
“标儿,你给咱解释解释,啥叫商屯?”朱元璋疑惑道。
朱标缓缓解释道:“回禀父皇,说白了,商屯就是让商人负责给朝廷运送粮食。”
商人给朝廷运送粮食?
怎么可能?
朱元璋顿时笑了:“常言道,无奸不成商。这些商人怎么可能甘心给朝廷运送粮食?”
朱标笑道:“一个虚衔的政策委员会都能让商人乖乖出钱,父皇,我们完全可以故技重施,让他们着当。”
“只不过,要想让这些商人既出粮又送粮,朝廷就必须得让出一些利益给他们。”
朱元璋点了点头:“这是自然的,朝廷也不能空手套白狼嘛。”
朱标摇了摇头,说:“不,父皇,朝廷这次让出的利益,可不是一般的蝇头小利。”
“而是食盐!朝廷要让出一部分的食盐专卖权!”
食盐可谓是历朝历代管控最为严格的物资之一,宋朝时期,户部甚至有专门管辖盐铁的盐铁司。
毕竟,技术落后的古代,食盐获得难度很高。
再加食盐是人体不可缺少的重要物质。
所以,这就决定了它成为朝廷必须管控的物资。
而现在,朱标竟然提议,让出一部分食盐专卖权给商人!
“什么!”
朱元璋霍然起身,讶然道:“标儿,食盐专卖权可不是件小事,若让利给商人,岂非动摇国本?”
朱元璋的反应在朱标意料之内,很快,他一五一十解释道:“父皇且听儿臣一言,让出一部分食盐专卖权,于朝廷而言,简直是一举三得。”
一举三得?
朱元璋将信将疑地看着自己儿子。
“既然如此,标儿,你倒是给咱说说,怎么个一举三得法。”
朱标不急不缓说:“第一,各地食盐产量、质量皆不同,因此导致各地盐价相差极大。一般来说,我们完全可以利用盐价差赚取不少钱,不过,这就涉及到运输的问题。朝廷若要解决这个问题,就要付出大量人力财力。”
“若将这个问题交给商人,那么便迎刃而解了。无论是漕运水运还是陆运,这些商人四通八达,终日和运输打交道,总能比朝廷更了解运输;”
“第二,朝廷让出一部分食盐专卖权交由商人经营,无疑可以从中获得一笔不菲的国库收入;”
“第三,前线的粮饷问题也就解决了。父皇可以下一道旨意,商人若把粮食运到边防的粮仓,就可以向朝廷换取一部分盐引。”
“运送的粮食越多,运送的路程越远,获得的盐引也就越多。凭借这些盐引,他们就可以到指定的盐场支盐,但,朝廷同时有规定,商人拿到盐后,必须到朝廷指定的地点去销售。”
“这就是儿臣提出的军屯。不出意料的话,军屯这一项政策,可以完美解决边防地区的军粮问题。”
“并且,最重要的一点在于,从始至终,朝廷只让出了一小部分的食盐专卖权而已。整体,食盐仍处于朝廷的管控中,不会产生什么大乱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