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娘,听说了吗?那慕家要盖砖瓦房了!”一名身穿花布的农妇道。村里常有几个闲来无事的婆子聚在树下,唠一些家长里短的闲话打发时间的人。
“哪个慕家?”徐三娘放下手里编着的草鞋,听到砖瓦房让她来了兴趣。
“我们村子不就那一户姓慕的么?就是前两年刚没了个慕汉州的那个慕家。”
“怎么会?”徐三娘有些不可思议,前些日子他们家汉子还说在田里看见慕家小子怪可怜的,让她没事儿多帮衬点。可现在哪来的这么多余钱?
“我也觉得不太可能,不过张婆子你住他家旁边,你肯定知道,你说说怎么回事儿?”
见几个人都向自己看来,张大娘当下觉得脸上背儿有面,仿佛是她家要盖个房子似的。清了清嗓子大声道:“这你们就不知道了吧?哎,此事可不一般!”
“哎呀,你这死婆子,知道你是个嘴快的,别在那装了,快说!”一婆子催促道。
这张婆子才绘声绘色地娓娓到来:原来慕子芊从小就喜欢到黑山里面挖一些稀奇古怪的东西。有一天,她见一株红色的东西长得漂亮,就带回家去一点。大胆地炒来吃了,发现味道出奇的好。
经过慕子芊的研究,发现这东西作为调料或配菜,不仅味比茱萸更好,而且没有什么杂味。
于是她采回一些,“苦心钻研”出了一道味道十分不凡的面食,在县城里大卖特卖,供不应求。
近些日子,慕子芊天天借她家牛车去县城,赚的是盆满钵满。才短短一个多月,不仅吃穿不愁,加上家里的余钱,还能盖上一座相当不错的房子。
这可给几个婆子听的目瞪口呆,一个婆子小声问道:“这......这么赚钱?”
“我能骗你们么?”张婆子哼哼道。
“那还等什么,咱们也去采点呗。”之前那花衣婆子急促道。
“人家子芊说了,那东西很是稀少,已经被她采的差不多了。要是还有,哪轮得到你们,我早去了!”张婆子满不在乎地道。
那花衣婆子脸色垮了下去,有些不甘道:“这丫头倒也是的,全给拔光了,那山里的东西可是大家的。这么做,有点太不厚道了吧?”
“哟,瞧你这话说的。你这贼婆子要是发现这好东西,可能方圆十里山都能让你拔个精光。人家自己发现的,是人家的本事,你在这酸什么酸?”张婆子不满出声。
“你大度行了吧!你还不是狗屁没得到,得意个什么劲儿呢?”她撇了撇嘴。
“你这贼婆子,我撕了你的嘴!”张大娘不惯着她,平时就和她不怎么对服,当下眼神凶狠,就要抬手。
“好啦,别吵了。张婆子,此事儿还有什么没说?”其中一个了解张婶子的人知道,若是她得不到好处,绝对做不到现在这样出言维护,肯定是还有什么猫腻。
果然,张大娘瞪了一眼花衣婆子道:“人家子芊说了,虽然山里的没了,但是可以自己种,她已经弄出那东西的种子了,并且会分给我们的。只是数量不多,还不能都分。”
闻言,众人都是一喜:“此话当真?”
“那可不,骗你们干嘛?”几人说了好一会儿,才各自回家做饭去了。
没错,这就是慕子芊故意向张婶子透露的,借助张婶子的嘴,来先给辣椒做广告。先在村民的心里埋下一粒种子,日后再实现计划也会方便许多。
房子当然不可能是靠卖一个月面能赚来的,只是一个幌子而已。这种夸大宣传,就是现代的一种营销手段。她并没有亲口对张婶子说这些话,都是她自己“领悟”的而已。
同时,川住了进来房间显得很挤,重盖房子也是必然之举,找了个合理的借口。此乃一箭三雕之举。
接下来,就要看看村民的态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