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问出这话,出于私心,他很想征辟韩伯,但是却又因为前两天发生的事情,不敢轻举妄动。
韩秋转头看向身穿锦缎华袍的李世民笑道:“天子如何,不是你这个商人要想的事情,你这年龄段的年轻人,还是要做好手里的事情,还是少想一些不着边际的事情吧。”
李世民听着韩伯的话,顿悟。
韩伯这是在教导他,不要在意其他人的看法,做好自己手里的事情,才是最重要的事情。
李世民感觉豁然开朗!
“多谢前辈指教?”
韩秋听着小李子的话,感觉很纳闷,又指教你什么了?太会脑补了吧。
前几天韩秋被长安粮署押走的时候,他本来想着就此机会找到杜如晦,看看杜如晦还要不要他这个授业恩师。
可是,还没等韩秋把信送出去,长安粮署就被抄家了,长孙齐也被下入大狱,这让韩秋感觉人生的乐趣少了很多。
他还准备在长安粮署外大肆的装逼一番,让帝国右相杜如晦亲自来接,那打脸的场面,何等畅快?何等舒服!
那绝对能够让围观的群众为之震撼。
到时候,自己这紫阳真人,要身份有身份,要面子有面子。
可是,计划没有变化快,韩秋的信没有送出去,在长安粮署外的装逼打脸没有发生,估计杜如晦也不知道,他的授业恩师已经来过长安城了。
虽然没有装逼打脸成功,但是这并不妨碍韩秋脑补当杜如晦知道紫阳真人来到长安后的激动的画面。
帝国右相杜如晦这个便宜徒弟,始终是要见的,不过,什么时候见,却要慎重的考虑考虑了。
正当韩秋捉摸杜如晦的时候,努力打下手的小李,又像好奇宝宝一样的问了起来,惹得韩秋有些麻烦。
这个小李倒是很恭敬,就是问题太多了,一会一个问题……
“韩伯,现在幽州大旱,关中又闹起了蝗灾,老人都说,大旱之年,必闹蝗灾,我现在很担心幽州之地,若是大旱之后,又闹起了蝗灾,那百姓如何渡日?”
韩秋听着小李子的询问,想到了后世的治蝗三则,治理蝗虫首先是要在蝗虫还是幼虫时候,进行治理,不能让蝗虫形成规模和气候,若蝗虫形成一定的气候和规模,就难以控制了……
治理蝗虫,预防为主……
若蝗灾一旦出现,最好的办法就是物种相克,蝗虫毕竟是虫,最怕鸟类,只要有足够的益鸟,就能控制好蝗虫的规模……
韩秋想到这里的时候,又想到蝗虫在形成蝗灾后,会在体内形成一种毒素,普通人不能食用,但是鸡鸭鹅却对这种毒素具有天然的免疫能力……
韩秋看了李世民一眼道:“你一个商人,竟然也如此关心实施政务,罢了,既然你这么想知道,那今天咱们就唠一唠如何治理大旱,如何赈灾,以及如何防止蝗灾……”
韩秋的话音落下,李世民如获至宝一般,频频拱手,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韩秋的小院里。
韩秋一边卤肉,一边和小李子、老房吹牛皮侃大山。
在韩秋看来,不过只是煮肉闲暇的调侃,但是小李子和老房却煞有介事的听着。
“幽州赈灾有很多的办法,开粥铺之类的赈灾之法是基本的赈灾方案,除了官府赈灾以外,还需要以役代赈,开粥铺不是长久之计,百姓也会因此懈怠,但是以役代赈,却能给百姓一份长久的饭碗,这更能安抚民心……”
李世民和房玄龄茅塞顿开!
以役代赈竟然是安抚民心的手段,高明啊!实在高明!
自从幽州发生大旱后,李世民一直心系幽州,愁得整日睡不着觉,文武百官也是提出了很多赈灾办法,但是都不能让李世民满意。
直到今天听到韩伯的点拨,顿时感觉整个世界都充满了阳光。
李世民和房玄龄暗暗竖起大拇指,这位韩伯当真是绝世大贤,高人一开口,便是解决了灾民的难题!
“久旱必蝗,这是蝗虫的生理习性,干旱适合蝗虫生长,蝗灾很可怕,所到之处,颗粒无收,不过蝗灾也并不是不能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