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玄龄的府邸。
房玄龄见到杜如晦认识此物,便将其他的朝中大臣送出大门,只是向杜如晦追问玉米的产量与种植之法。
这一问,倒是把杜如晦给难住了。
他也只能对房玄龄坦白:“玄龄兄,我只是在师父的百草图鉴见过此物,哪里会知道种植之法和产量,你这可是强人所难了,不过,若是我师父在此,应该不是难事……”
杜如晦说完此话之后,在心中暗道了一句:“毕竟那图鉴是我师父,亲手绘制,亲手编撰……”
当房玄龄与杜如晦说起这玉米的时候,房玄龄又想起了陛下的话,这韩家庄之事,是不是同杜如晦明言?
房玄龄犹豫着,最终没有将韩家庄的事情告诉杜如晦,这种事情,还是陛下亲自对杜如晦讲明白最好,否则通过自己之口转述,难免有挑拨君臣关系之嫌……
房玄龄好谋,想的也多,预留的后路也多。
正因为房玄龄的好谋而无断,才有房谋杜断的称呼。
半个时辰后,杜如晦回到了自己府中休息,明日还要早朝,商议幽州大旱的朝会。
……
长孙无忌的府邸!
长孙无忌不仅仅是吏部尚书,更掌管着李世民的耳目,控制着大唐的特务机构,知晓天下大事,这个大唐特务机构,被称为大唐不良人!
不良人特务机构,是一字并肩王李长生亲手建立的。
李长生!李渊的养子。
三十年前,李长生外出游历有幸拜在紫阳真人的门下,学了满身的神通!
数年后,李长生回到晋阳,举兵反隋,率领七千甲胄,直捣黄龙,覆灭大隋,威震天下!
李渊登基,册封李长生为天策将。
太子李建成、齐王李元吉发动玄武门之变伏杀李长生,反被斩落人头。
突厥二十万大军兵临城下,李世民签订耻辱的渭水之盟。李长生率八万白袍军进京勤王,转战三千里,击溃突厥大军,自此大漠以南属唐,突厥不敢南下而牧马。
李长生功高震世,受封一字并肩王,与李世民共享江山。
可是,李长生留下了印绶,留下了一封书信与天策剑,不辞而别。
李世民展开书信后,赫然见到书信写道:“贞观四年,取天策剑!长安城外,恭迎吾师!”
李长生没有告诉过长孙无忌,谁是他的老师,但是长孙无忌接手不良人之后,潜心调查,推测出李长生的老师,十有八九就是神龙见首不见尾的紫阳真人!
传闻天策剑,便是紫阳真人偶然获得的神兵!
据传说,紫阳真人路过白帝城,见到一白脸书生痛哭,紫阳真人问道:“你为何在此痛哭?”
那白脸书生说道:“我在哭我二弟,哭我三弟,哭我蜀汉……”
紫阳真人点化白脸书生:“你已轮回转世,早已不姓刘。”
书生顿悟,化作了一道紫霞,消失在了白帝城内,留下了一柄天策剑!
紫阳真人获得天策剑后,收李长生为徒,将此剑授予李长生,被李长生视为生命!
据说紫阳真人与李长生有一个约定,待还昌平盛世,师徒才会再次相见!
为了这个昌平盛世,李长生征战八方,功盖天下,一手建立大唐盛世!
长孙无忌想到了一字并肩王李长生之后,又是一阵心惊胆寒,一字并肩王李长生,简直就是战神,征战一生,从无败绩!
只是,为何功成名就时,他会隐退呢?
难道真如他的名字一般,不恋权贵只为长生?
长孙无忌又想起了渭水之盟后,李长生率领八万白袍神兵天降,杀得突厥人仰马翻,二十万突厥人,只逃回去十分之一。
只是幽州又遭逢大旱,战神李长生不在朝堂,若突厥趁机南下,又该如何?
“要解决幽州旱灾才成啊!”
正在这个时候,窗外有人影闪烁,一道秘折递送进来,长孙无忌打开秘折后,惊得豁然站起,神情大变,秘折的字并不多,只写了几句话:“天策将,即临长安,贞观四年,师徒相见!”
轰!
长孙无忌感觉脑袋发蒙!
一字并肩王李长生,已经是战神一般的存在了,他的老师,又是何等恐怖的存在!
长孙无忌将秘折收起,这件事情,要禀报给陛下,让陛下早做打算!
……
翌日!
长安城。
宣政殿内,文武百官分列朝班。
“陛下驾到!”
宦官一声宣喝之后,愁眉不展的李世民走宣政殿,居中坐在了龍椅宝座之,殿中的文武百官高呼陛下。
李世民一大早就接到了中书省递交的奏折,幽州大旱,百姓食不果腹……
幽州!
幽州百姓民风彪悍,同突厥对战,丝毫不怯懦,但是大旱无情,幽州之地地处北方,大旱之年多饥荒……
大殿之,李世民将杜如晦递交的奏折当众宣读。
当在朝的百官听到幽州闹饥荒的情报时,无不眉头紧皱。
房玄龄在朝班之中,欲言又止,他自然是想到了昨天在韩家庄见到的玉米,这种农作物,产量大,大量种植的话,就不会再出现饥荒之年。
可是,来年种植解决不了当务之急,当务之急是解救幽州百姓,幽州是突厥人眼中的肥肉,若是幽州百姓缺失,恐怕难以抵抗如狼似虎的突厥人。
“诸位爱卿,给朕出谋划策,朕从何处调集粮草支援幽州?”
宣政殿,李世民的声音响彻大殿。
吏部尚书长孙无忌走出朝班,拱手道:“启禀陛下,臣认为岭南之地丰裕多产,颇有钱粮,臣认为应该以岭南之粮,荆州之粮,扬州之粮,走杨广开凿的大运河,救幽州百姓于水火之中!”
长孙无忌的话音落下,户部尚书与其他几位朝臣走出朝班附议。
李世民当即拍板:“封长孙无忌为赈灾总督,运送三州之粮,救幽州百姓于水火,严查官员贪墨,但凡有官吏贪墨赈灾粮款,先斩后奏!”
“臣领旨谢恩!”
长孙无忌想起大唐不良人昨天递送的秘折,欲言又止。
这种事情,不适合在朝堂说,还是私下里与陛下密谈为好!
虽然李世民做出了赈灾决策,却依旧感觉哪里缺失了,仿佛总是有一种计策欠缺的感觉,但是当务之急,只能先赈灾,其他的事情,先放一放。
朝堂之,李世民与文武百官议政,总是心神恍惚,李世民的脑海中不断浮现出韩家庄,浮现出高杆作物,以及那个神秘的韩伯。
昨天长孙皇后与他说过,这样的大贤之人,万万不能怠慢……
终于退朝。
长孙无忌留下,李世民看着长孙无忌,疑惑的问道:“还有什么谏言吗?”
“启禀陛下,倒不是谏言,而是微臣获得了一个消息!”
李世民沏了一杯茶后,风淡云轻的应了一声:“哦,什么消息。”
李世民正准备喝茶,长孙无忌开口道:“启禀陛下,天策将要回长安了!”
噗!
李世民刚喝茶水,听到天策将李长生几个字后,瞬间被烫了嘴唇,一口茶全吐了出来!
“什么情况?”
“他怎么回来了?”
“启禀陛下,这是不良人的秘折!”
长孙无忌将秘折递送来,李世民将秘折展开,神情凝重,秘折只有简单的几个字:天策将,即临长安,贞观四年,师徒相见!